-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出龙门镇后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下图为小北干流位置图。

(1)简述小北干流大量滩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
(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地区治理的难点,推测加固堤防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理由。
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河段的断面,该河段两岸分布着形成于不同年代的平坦面:T1、T2、T3、T4、T5、T6,相同时期用相同字母代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段两岸出现黄土的主要原因是
A.干热环境 |
B.岩石风化 |
C.河流沉积 |
D.风力搬运 |
A.砾石 | B.石灰岩 |
C.玄武岩 | D.细砂、粉砂 |
A.降水丰沛 | B.光照充足 |
C.土壤肥沃 | D.河谷地形 |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图17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图,图18示意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黄土高原范围图 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2)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
(3)分析黄土高原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 | 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 | 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
红石林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石林景区,古丈红石林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石林中有峡谷、溪流、清泉,与红石林相得益彰,整体景观秀丽景致清雅,宛如一个天然的园林。石林色彩还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晴红雨黑,阴转褐红。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形成红石林的岩石属于( )
A.侵入性岩浆岩 | B.喷出型岩浆岩 |
C.变质岩 | D.沉积岩 |
A.岩浆冷却 | B.变质作用 |
C.外力作用 | D.流水侵蚀 |

材料二 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材料三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下图为鲁尔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状况。

材料四 政府的大力扶持,1998年德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生产大国,是全球风能利用最成功的国家。
(1)简述德国交通运输便利性的主要表现。
(2)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3)简述1961~2000年鲁尔区第二、三产业就业率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4)试列举德国发展风电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3)寻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
A.接触变质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流水搬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