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两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B.流水搬运、冰川搬运
C.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D.海浪侵蚀、冰川沉积
【小题2】乙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04 08: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四处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关于形成上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冰川侵蚀
B.②—海浪沉积
C.③—风力侵蚀
D.④—流水侵蚀
【小题2】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读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主要作用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内力作用
【小题2】关于甲乙两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加利福尼亚半岛
B.甲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乙为佛罗里达半岛
D.乙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同类题3
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下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的成因及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分别是( )
①外力作用 ②流水侵蚀 ③冷却凝固 ④变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读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主要分布在干燥地区的是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3】下列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不尽合理的是
A.修筑梯田
B.挖河修渠
C.修建水库
D.围湖造田
同类题5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可能是
A.大理岩
B.流纹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小题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③②①地壳下沉
B.②①③地壳下沉
C.②①③流水侵蚀
D.②①③地壳抬升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