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流域最低点海拔1340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104m3和97.7×104m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次地质灾害诱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流域最低点海拔1340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104m3和97.7×104m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次地质灾害诱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读下列江苏三大名石资料判断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雨花石 | 昆石 | 太湖石 |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 主要是石灰岩,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 |
A.从岩石分类看,雨花石属于变质岩类 |
B.三大名石都是岩浆活动的直接产物 |
C.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太湖石可以直接转化为昆石 |
D.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昆石可以直接转化成雨花石 |
“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中②和③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小题3】【小题4】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不能找到化石的是

【小题1】【小题2】图中②和③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 B.外力作用 | C.重熔再生 | D.变质作用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石灰岩 |
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丹霞盆地的红色地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红岩”属性、典型植被类型分别是
【小题2】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包括

【小题1】该地区的“红岩”属性、典型植被类型分别是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A.地壳的上升运动 |
B.地壳的下沉运动 |
C.流水的沉积作用 |
D.流水的侵蚀作用 |
下列岩石依次是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的是
A.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 |
B.花岗岩,板岩,玄武岩w.w.^w.k.&s.5*u.c.#om |
C.砂岩,片麻岩,花岗岩 w.w.^w.k.&s.5*u.c.#om |
D.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图 B图 C图 D图
【小题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山前冲积扇的成因是()
【小题3】下列关于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图 B图 C图 D图
【小题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A图地貌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
B.B图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造成的 |
C.C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带。 |
D.D图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往往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
A.冰川的堆积作用 | B.流水的侵蚀作用 | C.流水的堆积作用 | D.风力的搬运作用 |
A.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向阳的高坡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 |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
C.山区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 |
D.山区选择公路关键是看地形条件如何,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去冬今春出现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一,分析乙城市最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其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材料一: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云南省主要城市降水量及温度统计
城市 | 降水总量(mm) | 平均温度(℃) | ||||
09年6-10月 | 多年同期均值 | 去冬今春 | 多年同期均值 | 去冬今春 | 多年同期均值 | |
昆明 | 501.5 | 785.4 | 27.9 | 85.3 | 11.5 | 9.5 |
大理 | 800.8 | 823.0 | 16.4 | 100.0 | 10.9 | 9.5 |
思茅 | 1012.7 | 1146.6 | 73.3 | 124.9 | 15.2 | 13.8 |
蒙自 | 486.4 | 595.1 | 23.7 | 92.6 | 15.5 | 13.6 |
丽江 | 764.1 | 846.6 | 2.3 | 27.9 | 8.6 | 7.4 |
腾冲 | 797.0 | 954.6 | 20.7 | 119.9 | 10.2 | 8.6 |
材料三: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08年农业产值结构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去冬今春出现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一,分析乙城市最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其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