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图 B图 C图 D图
【小题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A图地貌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B图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造成的
C.C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带。
D.D图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往往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小题2】山前冲积扇的成因是()
A.冰川的堆积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作用
【小题3】下列关于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向阳的高坡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C.山区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
D.山区选择公路关键是看地形条件如何,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4-11 11:1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不同类型沉积物),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沉积形成扇形沙丘
B.风力侵蚀形成冲积扇
C.流水沉积形成三角洲
D.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
【小题2】图中所示沉积物颗粒由小到大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同类题2
某校高一同学在实施野外考察时,发现了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该处地质构造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冲积
【小题2】关于图示地貌正确的描述是( )
A.①处地貌反映的是“向斜成谷”
B.②处地貌反映的是“背斜成山”
C.③处地貌反映的是“地垒成山”
D.④处地貌反映的是“向斜成山”
【小题3】图示地质构造中可能储存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育种是指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在兰州相关高校的支持下,河西走廊现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种子繁育基地。河西走廊又号称“风电走廊”,也是我国发电能力最强的风能基地,但因远距离输电线路未配套及邻省的地方保护等原因,近年来此地大批风电设备闲置,弃风电现象十分严重。
材料二: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50mm,蒸发量却超过3000mm,但沙漠底部多泉眼,地表多湖泊,且冬季不结冰。巴丹吉林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崎岖的沙漠,最高沙峰必鲁图峰,海拔1609米,相对高度500米,号称“沙漠珠穆期玛”,沙峰上有少量植被分布。“奇峰、秀湖、神泉”等让巴丹吉林成为“中国最美沙漠”。
材料三: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及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1)与东北地区相比,分析河西走廊更有利于玉米育种的优势条件。
(2)列举走廊育种过程中需要应对的自然灾害及发生的季节。
(3)针对走廊中部和北部严重的弃风电现象,有人提议在风电基地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说明你足否赞成 这一提议并说明理由。
(4)推测必鲁图峰为世界最高沙峰的成因。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半岛西海岸多峡湾地貌,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材料二乙国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左下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米水位差的能量密度。
(1)简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乙国“盐差能”蕴藏量丰富的原因。
(3)分析乙国尝试开发“盐差能”的意义。
同类题5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