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图一)和伊朗附近地区(图二)地形图

材料二、中国上海、哈密(新疆地区)、伊朗亚兹德三地多年来的平均气候资料表格
上海﹝图一A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 31.2 度,东经 121.4 度,海拔 3 米

亚兹德﹝图二B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 31.9 度,东经 54.4 度,海拔 1230 米

哈密气候资料
哈密气象站位置:北纬 42.8 度,东经 93.5 度,海拔 737 米
(1)分析形成亚兹德和哈密降水特征的成因。
(2)比较亚兹德和哈密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原因解析。
(3)亚兹德和上海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但降水量很大,试分析产生的原因。
(4)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来解析图二中亚兹德(B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图一)和伊朗附近地区(图二)地形图

材料二、中国上海、哈密(新疆地区)、伊朗亚兹德三地多年来的平均气候资料表格
上海﹝图一A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 31.2 度,东经 121.4 度,海拔 3 米

亚兹德﹝图二B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 31.9 度,东经 54.4 度,海拔 1230 米

哈密气候资料
哈密气象站位置:北纬 42.8 度,东经 93.5 度,海拔 737 米
(1)分析形成亚兹德和哈密降水特征的成因。
(2)比较亚兹德和哈密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原因解析。
(3)亚兹德和上海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但降水量很大,试分析产生的原因。
(4)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来解析图二中亚兹德(B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③④的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③④的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小题2】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小题3】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 B.云贵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A.冻土和冰川 | B.地质基础不稳固 |
C.沼泽、软土 | D.流沙和水土流失 |
下列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碰撞处 |
B.东亚岛弧、海沟位于板块张裂处 |
C.青藏高原的隆起与亚欧板块不断北移有关 |
D.位于板块张裂处的地中海,其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小题1】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挪威的峡湾 | B.黄土高原的沟壑 |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 D.沙漠的风蚀城堡 |
A.亚马逊平原 | B.浙闽丘陵 |
C.西伯利亚山地 | D.撒哈拉大沙漠 |
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小题3】【小题4】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小题5】【小题6】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a环节的水量等于b环节和d环节的水量总和 |
B.若该地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则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 |
C.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
D.e环节的水量为d环节和f环节的水量的差值 |
A.e环节在海岸沙滩地区主要为堆积作用 |
B.g环节为变质作用 |
C.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
A.汛期时e环节输水量增加 |
B.f环节蒸腾加强 |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 |
(26分)某学校地理研究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下图区域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下图是某湖泊沿岸示意图。

材料二 据国家发改委的数字,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已超越伊朗成为全球第四大原油生产国;中国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石油生产量与消费量数据表(单位:亿吨)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中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
(2)根据材料一比较图中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指出2001~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了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材料一 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下图区域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下图是某湖泊沿岸示意图。

材料二 据国家发改委的数字,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已超越伊朗成为全球第四大原油生产国;中国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石油生产量与消费量数据表(单位:亿吨)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中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
(2)根据材料一比较图中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指出2001~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了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河流的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 |
B.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块状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 |
C.河流上游聚落选择在地势较低处,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则在地势较高处 |
D.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匀 |
图为我国湖北荆江某河段的河道分布与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说“万里长江富在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因为
【小题2】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截弯取直
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小题1】有人说“万里长江富在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因为
A.九省通衢地上悬河 | B.鱼米之乡九曲回肠 |
C.鄱阳湖畔赤壁战场 | D.黄金水道险滩密布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 B.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
C.地形平坦和流水作用 |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截弯取直
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②④⑤ | B.①②⑥ | C.③④⑤ | D.①③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