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蓝窗”是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小题2】形成蓝窗的岩石属于()

【小题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A.内力作川起主导作用 |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
C.海水佼蚀起主导作用 | D.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变质岩 | D.沉积岩 |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左图)如巨柱擎天。飞来峰(中间图)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飞来石来自于
【小题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小题1】飞来石来自于
A.冰川漂砾 | B.火山弹 | C.陨石 | D.花岗岩风化 |
A.沉积——断裂——抬升 |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
我国某区域地表为潮湿、黏重的红壤,其下为某沉积岩层。某地质勘探队在该区域沿南北方向对甲、乙、丙三个测点的海拔和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某沉积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进行探测。甲、乙、丙三个测点各距500米,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小题2】该区域优势农作物最可能的是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断块山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向斜谷 |
A.茶叶 | B.甜菜 | C.棉花 | D.香蕉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剖面地层结构和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图示湟水谷地为()

【小题1】甲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崩塌作用 | B.冰川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冻融作用 |
A.断层谷 | B.背斜谷 | C.向斜谷 | D.风蚀谷 |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丁地的原因。(4分)
(2)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并说出判断理由。 (3分)
(3)说出图中河口丙处的地貌类型及成因。(3分)
(4)说明甲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4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丁地的原因。(4分)
(2)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并说出判断理由。 (3分)
(3)说出图中河口丙处的地貌类型及成因。(3分)
(4)说明甲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4分)
2016年8月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城市佩鲁贾附近发生6.4级地震,首都罗马震感强烈。下图是本次地震震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本次地震的板块是( )
【小题2】图中M处的板块边界类型与下列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符合的是( )

【小题1】造成本次地震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 D.英洲板块、亚欧板块 |
A.![]() | B.![]() |
C.![]() | D.![]()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壳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小题2】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1】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 | B.黄土高原 | C.华北平原 | D.长江三角洲 |
A.华山的悬崖峭壁——流水侵蚀 |
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沉积 |
C.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风化作用 |
D.海南岛“南天一柱”——风力侵蚀 |
读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貌类型为()
【小题2】该地貌位于()

【小题1】图中地貌类型为()
A.冲积扇 | B.三角洲 | C.河漫滩 | D.新月形沙丘 |
A.入海口处 | B.山谷出口处 | C.河流中下游处 | D.河谷处 |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甲为盐丘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盐丘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乙为盐丘上独具特色的“石芽”,“石芽”的形成过程类似于( )

【小题1】有关盐丘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岩层受张力作用裂开导致盐丘沿裂隙溢出 |
B.盐层因上覆的岩层被风化剥蚀而露出地表 |
C.盐丘“刺穿”上覆岩层溢出后向低处流动 |
D.受到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影响 |
A.峰林 | B.冲积扇 | C.沙丘 | D.风蚀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