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区域地表为潮湿、黏重的红壤,其下为某沉积岩层。某地质勘探队在该区域沿南北方向对甲、乙、丙三个测点的海拔和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某沉积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进行探测。甲、乙、丙三个测点各距500米,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断块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小题2】该区域优势农作物最可能的是
A.茶叶
B.甜菜
C.棉花
D.香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30 08:02: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已有多幢大楼倒塌。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莫霍面
B.岩石圈
C.下地幔
D.软流层
【小题2】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2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 向斜
B.山脊 背斜
C.山谷 向斜
D.山谷 背斜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图表示的是在
(
外力)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
(3)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C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是
,其形成原因是
。
(4)简要分析说明A地聚落发育的有利条件。(4分)
同类题4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同类题5
地震波又可分为横波和纵波,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横波和纵波的共同之处包括( )
①都能通过固体传播 ②都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③传播的速度相同 ④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