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质科考队绘制的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图示地区存在向斜构造。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表示地层界线,字母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与图中线段经过地区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地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K1B.J1C.K2D.J2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材料二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现所产的锡矿基本上采自砂矿。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

(1)图中的巴生港是马来西亚的第一大港,分析巴生港成为该国第一大港的社会经济条件。
(2)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图中“胶锡地带”橡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与马来西亚相比,制约我国海南岛发展橡胶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3)根据材料,分析图中锡矿富集在山麓地带的原因。
(4)分析该地区成为发达国家轮胎生产商工厂转移首选地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风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作用B.风化作用
C.海浪作用D.冰川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1)根据材料一,推测玛纳斯河上、下游流水作用的差异。(4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水库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魔鬼城”的形成原因。(4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小题3】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乙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Google Earth提供的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的三维地表形态图,图中所示的高原及峡谷,其地貌形态的成因分别是(  )
A.岩浆活动冰川侵蚀作用B.地壳抬升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抬升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流水侵蚀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其成因类型属于()
A.喷出型岩浆岩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D.变质岩
【小题2】黄山一年中云雾天气达200多天,特别是冬春季节,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下列对黄山冬春季节多云雾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黄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   ②黄山温泉蒸发量大
③冬春季节黄山冷空气活动频繁 ④黄山地区空气中的凝结核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藏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严重的三大省区之一,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等河流谷地、湖盆地与山前冲积平原。2014年,第4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西藏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43.27万km2,比第3次监测减少了789 km2,遏制住了荒漠化面积增长的势头。读“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理要素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世纪西藏荒漠化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利用土地,滥垦、滥樵、滥牧现象严重
B.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大
C.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D.城市化迅速发展,开矿、筑路等工程建设
【小题2】2014年西藏遏制荒漠化扩展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①采取行政与法律手段保护天然植被  ②将河流下游居民向上游迁移 ③在荒漠化区域栽培速生阔叶林 ④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规模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小题3】如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如图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图中①处地貌景观的岩石受高温变质作用会形成
A.石灰岩B.大理岩
C.花岗岩D.岩浆岩
【小题2】上述地貌形成过程与流水、风力作用联系密切的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