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小题3】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乙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6-06 09:3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自湖北省枝江市(枝江大桥)至湖南省城陵矶,全长约327千米,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叉型河段,下荆江为蜿蜒型河段,因河流状况不同,其洲滩发育也不尽相同。下图示意2002年荆江河段状况及洲滩分布状况,其中心滩指发育在河心的洲滩,凹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凹岸的洲滩,凸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凸岸的洲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河段形成心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小题2】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凸岸滩面积小于凹岸滩
B.上荆江心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C.上荆江凸岸滩面积大于下荆江
D.上荆江凹岸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小题3】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是
A.上荆江多分汊,江心流速慢,泥沙易堆积,因而多心滩
B.下荆江多曲流,两岸侵蚀作用强,因而多岸滩
C.凹岸水流急,泥沙易沉积,因而洲滩面积大
D.凸岸水流缓,泥沙易侵蚀,因而洲滩面积小
同类题2
(2014.上海高考)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同类题3
下列关于河漫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有关
B.河漫滩发育于河流凹岸
C.在枯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
D.河漫滩属于堆积地貌
同类题4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A处是大陆架
B.图中B处是海岭
C.图中C处是海沟
D.图中D处是大陆坡
【小题2】关于海底扩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底岩石年龄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
B.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
C.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处冷凝,并不断向两侧推移
D.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
同类题5
华北某山地顶部平坦,四周为悬崖峭壁,主要岩层有石灰岩、页岩、砂砾岩等,高约200多米的悬崖上,灰白岩层之间形成多个绿色的条带(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山地的形成,与之关联性较小的地质现象
A.断层构造
B.褶皱构造
C.地壳升降
D.沉积作用
【小题2】多条植被条带与裸岩相间分布,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低
B.岩性疏密
C.气温变化
D.降水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