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2分)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 __,乙____ ____,丙___ 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 ___作用形成的。
(3)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__ 。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 __,乙____ ____,丙___ 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 ___作用形成的。
(3)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__ 。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各题。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的 和 板块相撞而成的()
【小题2】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的 和 板块相撞而成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④、⑤ |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
B.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
C.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
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小题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小题3】下图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 B.搬运、侵蚀、堆积 |
C.侵蚀、堆积、搬运 | D.堆积、搬运、侵蚀 |
A.瀑布 | B.洪积扇 |
C.三角洲平原 | D.河漫滩平原 |
A.①-a,②-b,③-c | B.①-b,②-a,③-c |
C.①-c,②-b,③-a | D.①-c,②-a,③-b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小题2】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小题3】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 B.褶皱弯曲 |
C.冰川堆积 | D.风力侵蚀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本地区很早就有“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说法,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小题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小题1】本地区很早就有“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说法,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A.低温冻害 | B.干旱 |
C.洪涝 | D.滑坡、泥石流 |
A.流水、侵蚀作用 | B.流水、沉积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中部,卡门附近一处自然奇景。由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的巧克力山,高度介于40到120公尺之间。每到丘上“干草堆”干枯时便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这个名字由此而来。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小题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最佳旅游时间在
【小题3】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①地壳陷落 ②熔岩阻塞 ③冰川侵蚀 ④海底抬升 ⑤河床阻塞

【小题1】推测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
B.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
D.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
A.12—2月 | B.3~5月 |
C.6—8月 | D.9~11月 |
①地壳陷落 ②熔岩阻塞 ③冰川侵蚀 ④海底抬升 ⑤河床阻塞
A.①和② | B.③和⑤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二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甲是 ,丙是 。(2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2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1)甲、丙二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甲是 ,丙是 。(2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2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

【小题1】山脉M的成因和走向分别为
【小题2】城市P气候宜人树木常青。其气候特点最有可能是
【小题3】城市P年均气温低于北面的城市Q,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山脉M的成因和走向分别为
A.两个大陆板块张裂、东西走向 |
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东北—西南走向 |
C.两个大洋板块碰撞、西北—东南走向 |
D.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南北走向 |
A.全年温和湿润 |
B.全年凉爽干燥 |
C.夏季凉爽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
D.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干燥 |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地势高低 | D.盛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