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具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B.盆地
C.陡坡D.平地
【小题2】海螺沟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条件不可能是
A.水系众多,水汽充足
B.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C.沟内封闭,光照弱
D.附近有横断山,使西北的寒冷气流南下容易
【小题3】关于海螺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前端堆积物颗粒均匀B.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C.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很小D.雪线南高北低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有关盐丘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覆岩层受张力作用导致弯曲变形
B.上覆岩层被侵蚀使含盐层出露地表
C.含盐层受到流水搬运作用发生移动
D.盐丘形成过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3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地理环境
资料2:下图区域所在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为世界最大的榛子(榛子喜温好光)生产和出口国,榛子栽培、加工历史悠久。近年该国在H河进行了河流综合开发,并在奥尔杜规划了“巧克力硅谷”,生产的创汇产品榛子巧克力,产品销往欧洲等地。

(1)指出A所在区域的地貌类型,并阐释其形成过程。(8分)
(2)简析H河AK段与BK段的水能资源差异(7分)
(3)简述A所在区域种植榛子的有利条件(10分)
(4)分析奥尔杜建设“巧克力硅谷”的理由(12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    ,并说明该地形形成原因。
(2)判断G河的流向 ;并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为南美洲罗赖马山实景图,边缘陡峭、顶部平坦,被称为“桌状山地”。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挤压隆起B.断裂上升
C.岩浆喷出D.冰川沉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火焰山是由裸露的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活像一条红色的火龙躺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对于火焰山的分析可信的是
A.火焰山表层曾受岩浆活动影响,以至该地寸草不生
B.火焰山上的岩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变质岩
C.火焰山地区在地质时期里曾有过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D.火焰山地区的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种植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闻名于世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内华达山脉上。公园里有许多山谷、瀑布、内湖、冰山、冰碛,有世界上罕见的由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浮雕以及许多稀有的动植物。198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材料二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简要说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花岗岩浮雕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2)写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突出的旅游资源价值。(4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和田素有“玉石之都”的美称。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早期的人们一般在秋季于下图中甲处拾玉。古代的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桑田面积较大,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西域三大“丝都”之一。

材料二下表为和田河流域耗水量年内分配比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1.5
2.1
4.2
8.8
13.3
17.0
18.7
16
10.2
5
2.2
1
 
(1)试分析早期的人们一般在秋季于甲处拾玉的主要原因。(8分)
(2)简析古丝绸之路经过和田的主要原因。(8分)
(3)说出和田河流域耗水量年内变化特点,并分析其间部分月份耗水量大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37分)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8分)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8分)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10分)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11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