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花岗岩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建筑材料,下列为“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

【小题1】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最多的四个省区是()
【小题2】有关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最多的四个省区是()
A.甘、鲁、浙、闽 | B.甘、豫、粤、鲁 |
C.疆、黔、闽、鲁 | D.鲁、苏、宁、闽 |
A.一般含有化石 |
B.有可能裸露在地表 |
C.由变质作用形成的 |
D.海底几乎都是花岗岩 |
今年下半年来,云南鲁甸、景谷两地先后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

【小题1】有关云南地震成因的说法一般认为是()
【小题2】景谷地震较鲁甸地震伤亡少,其原因可能是()

发生时间 | 震中 | 震级 | 震源深度 | 伤亡人数 |
8月3日 | 鲁甸 | 6.5 | 12Km | 3872 |
10月7日 | 景谷 | 6.6 | 5 Km | 325 |
【小题1】有关云南地震成因的说法一般认为是()
A.大陆板块相撞挤压 |
B.大陆板块张裂 |
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挤压 |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对张裂 |
A.震中距较小 | B.震级较大 |
C.人口稀少 | D.烈度小 |
下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

【小题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大洋板块在张裂 ②大洋板块在俯冲 ③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 ④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
【小题2】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小题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大洋板块在张裂 ②大洋板块在俯冲 ③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 ④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马里亚纳海沟 | B.大西洋海岭 |
C.夏威夷岛 | D.高加索山脉 |
这是一个赤道上的群岛,却有着来自寒带的企鹅;它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狱之火”在这里涌动,如今它又被称为“最后的伊甸园” “生物进化活博物馆”。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小题2】岛上生物多样,常年生活着耐寒的企鹅,可能原因是()
【小题3】研究发现群岛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原因是()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 B.玄武岩 |
C.花岗岩 | D.石英砂岩 |
A.气温日较差大 |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受寒流影响 |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
A.处在海底的扩张地带 | B.位于海沟附近 |
C.处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带 | D.大陆漂移造成的 |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小题1】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小题2】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
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 |
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 |
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 |
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而成 |
读外力地貌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上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2】下图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是()

【小题3】上图中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小题1】形成上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 | B.海水侵蚀 |
C.风力侵蚀 | D.变质作用 |

A.①—a,②—b,③—c |
B.①—b,②—a,③—c |
C.①—c,②—b,③—a |
D.①—c,②—a,③—b |
A.侵蚀,搬运,沉积 | B.侵蚀,沉积;搬运 |
C.沉积,搬运,侵蚀 | D.搬运,沉积,侵蚀 |
读图回答:(14分)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 ,属于向斜的是 (4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4分)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2分)
A.渭河平原 B.华山 C.长江三角洲 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4分)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 ,属于向斜的是 (4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4分)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2分)
A.渭河平原 B.华山 C.长江三角洲 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4分)
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岩石为花岗岩,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各种形态的石景360多个。下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小题2】该地区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

【小题1】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搬运 |
B.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 |
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沉积、成岩 |
D.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搬运、沉积 |
A.热带雨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依次发生了()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依次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
B.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A.甲—背斜形成的山 | B.乙—向斜形成的山谷 |
C.甲—可能有地下水 | D.乙—适合修建隧道 |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以下问题。

【小题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
【小题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小题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
A.五台山风光 | B.桂林山水 |
C.卧龙自然保护区 | D.长白山天池 |
A.冰川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海浪侵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