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小题1】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小题2】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
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
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
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而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2-20 09:1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长白山天池的成因是( )
A.断裂作用
B.火山喷发
C.冰川作用
D.地壳下沉
同类题2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属于( )
A.断层
B.海岭
C.背斜
D.向斜
【小题2】图中,M处属于(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角峰
D.背斜谷
同类题3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因为它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同类题4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已知I、II、III三类岩石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①褶皱 ②断层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 ④岩浆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由图可推知
A.M断层先形成,O地层后形成
B.O地层先形成,N地层后形成
C.C层形成时,该地为陆地环境
D.从E层形成期到F层形成期,海平面上升
同类题5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该地区
A.火山喷发强烈
B.变质作用强烈
C.曾经是海洋
D.侵蚀作用强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