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地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图及其所在河流局部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A.6月至8月B.3月至5月
C.12月至次年2月D.9月至11月
【小题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D.湿地调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A.①是岩浆岩,在陆地表面分布最为广泛
B.②景观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C.③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该地貌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 风力的搬运作用     B. 流水的搬运作用
C. 风力的堆积作用     D. 流水的堆积作用
【小题2】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下图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和该地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岩层I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无关
C.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
D.图示区域水平岩层I不连续分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位于该山山顶
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C.丙地为向斜山
D.发源地最高的河流大致从西南向东北流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读图,图中(   )
A.①环节发生在地球软流层以上
B.②环节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
C.③环节发生在地球外部圈层
D.④环节可使地球表面温度降低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两区域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塑造甲、乙两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流水搬运
C.流水堆积、流水搬运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小题2】图中()
A.甲区域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甲区域自然植被种类比乙区域多
C.秋夜乙区域河面附近上升气流较强
D.冬季两区域河段的含沙量均较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它们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喷出岩
【小题2】该地区河谷地带比较开阔,主要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与200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0年()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B.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C.雨季坡面下渗量增加D.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小题2】图中最早形成的地层是()
A.①B.②
C.③D.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解释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地理张老师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现场演示。下图为张老师演示过程中的一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张老师通过演示解释的地理现象或事物是()
A.火山爆发B.褶皱
C.地震D.断层
【小题2】通过由左图向右图的变化,张老师也演示了()
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
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印度尼西亚的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在处于休眠状态400年之后于2013年9月开始间歇喷发,该火山喷发造成数千当地民众逃离家园。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锡纳朋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