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1年1月14日,青岛崂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以下“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B和⑥⑧ | B.A和⑤⑧ |
C.B和①② | D.A和⑥⑦ |
下图为某地质科考队绘制的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图示地区存在向斜构造。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表示地层界线,字母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380米 | B.400米 |
C.590米 | D.610米 |
A.![]() | B.![]() | C.![]() | D.![]() |
A.K1 | B.J1 |
C.K2 | D.J2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三地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湖泊与马拉维湖的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ABC三地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AC自然带差异的原因为气压带风带、洋流和地形 |
B.导致BC自然带差异的原因为洋流和地形 |
C.B地自然带名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由A到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A.长白山天池 | B.贝加尔湖 |
C.苏必利尔湖 | D.杭州两湖 |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小题2】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小题3】形成黄土高原及其千沟万壑地表的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1】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a | B.b | C.c | D.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 D.流水侵蚀,植被不良 |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以上“天生桥”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3分)。
(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3分)。
(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是:甲 ,乙 ,丙 。
(2)在地貌上,甲表现为 ,其成因是 。
(3)在地貌上,乙表现为 ,其成因是 。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甲、乙、丙)
(5)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 处;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处(选择甲、乙、丙)。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是:甲 ,乙 ,丙 。
(2)在地貌上,甲表现为 ,其成因是 。
(3)在地貌上,乙表现为 ,其成因是 。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甲、乙、丙)
(5)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 处;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处(选择甲、乙、丙)。
图为南回归线通过的某大陆及其两侧海底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大陆属于()
【小题2】关于①②③④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大陆属于()
A.北美洲 | B.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A.①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
B.②地带构造运动不活跃 |
C.③海域生物资源丰富 |
D.④为深海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