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3分)。
(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1-27 09:19: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上右图中的数字序号为 ( )
A.冷却凝固 ①
B.冰川侵蚀 ③
C.外力作用 ②
D.变质作用 ④
同类题2
读下图某地质剖面简图,下列关于甲处地质构造形态和地貌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
B.沉积→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C.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D.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
同类题3
读“人民币版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版面景观是
A.青藏高原
B.桂林山水
C.长白山
D.泰山
【小题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同类题4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判断,甲处为
,乙处为
,丙处为
。
(2)图中代码③表示
(地质作用);d表示
岩。
(3)右图中甲处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4)左图中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同类题5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其中西南地区最为典型。下图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的外力作用有()
A.沉积、抬升、侵蚀
B.冷凝、抬升、侵蚀
C.风化、侵蚀、搬运
D.风化、侵蚀、沉积
【小题2】西南岩溶地区特色旅游业兴起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人口外迁 ②推进城市化进程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强文化的交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