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小题3】在南水北调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 B.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 |
C.中线调水水质更好 | D.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
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 |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
A.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水污染 | B.停止长江枯水期调水 |
C.减少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需求 | D.倡导节约用水 |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2】为防止河套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汇集灌溉余水 |
B.调蓄黄河洪水 |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
D.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
A.推广耐盐作物 | B.完善排水系统 |
C.增加灌溉水量 | D.增施有机肥料 |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小题2】若要增加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则下列措施中目前可行性较差的是( )

【小题1】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增加 |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C.水汽输送量增加 |
D.地下径流增加 |
A.封山育林 | B.退耕还林 |
C.增加水汽输送量 | D.修建小型水库 |
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间隔为5°,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判断A点的纬度位置为________。
(3)假设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014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流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
【小题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该地水文流量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

【小题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
A.9 | B.18 | C.27 | D.36 |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 B.测站上游兴筑大型水库 |
C.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 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22日是第19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3月22~28日是第24个“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利新跨越”。
材料二: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材料三: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国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城市中应如何严格水资源管理?
材料一:2011年3月22日是第19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3月22~28日是第24个“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利新跨越”。
材料二: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材料三: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国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城市中应如何严格水资源管理?
关于跨区域的调水,正确的是( )
A.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量,不利于水循环 |
B.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的含水量 |
C.增加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
D.可以把输水地区的污染带到受水地区,使输水区的污染减轻 |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左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右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