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小题2】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
C.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
(题文)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近年来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引起咸海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围湖造田 |
B.流域面积缩小 |
C.流域内用水量大 |
D.全球气候变暖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40%。关于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

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
A.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B.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是因为开发技术水平高 |
C.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水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3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B地气候资料
C地气候资料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4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7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特征的差异。(8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3 | 14.7 | 19.3 | 24.8 | 31.2 | 35.3 | 36.8 | 36.1 | 32.8 | 26.9 | 19.5 | 13.8 |
降雨量 | 34.8 | 23.1 | 18.4 | 14.8 | 4.0 | 0.0 | 0.0 | 0.0 | 0.1 | 3.1 | 20.4 | 30.4 |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7 | 6.8 | 9.2 | 14.5 | 19.9 | 24.0 | 26.2 | 25.6 | 22.5 | 17.7 | 13.5 | 9.3 |
降雨量 | 147.9 | 119.2 | 111.3 | 61.6 | 53.3 | 38.7 | 40.2 | 73.8 | 142.6 | 230.2 | 170.7 | 166.0 |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8 | -13.6 | -4.5 | 7.8 | 16.1 | 21.9 | 24.3 | 21.7 | 15.3 | 6.2 | -2.4 | -9.9 |
降雨量 | 10.7 | 9.2 | 10.5 | 10.8 | 18.0 | 14.1 | 18.0 | 12.7 | 9.8 | 12.5 | 13.5 | 13.8 |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4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7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特征的差异。(8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小题2】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
【小题3】2013年12月8日,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特大城市淄博率先用上了长江水。淄博( )

【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A.长江—淮河段 |
B.淮河—黄河段 |
C.淮河—海河段 |
D.黄河—海河段 |
A.应大幅度降低水价 |
B.应减少抽取地下水 |
C.可大力发展制革业 |
D.可减少喷滴灌设施 |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三个方案中,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直辖市的政府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调水的水源是______水库和______水库。
(2)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我国实施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某些城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国家提高了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4)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1)南水北调工程三个方案中,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直辖市的政府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调水的水源是______水库和______水库。
(2)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我国实施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某些城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国家提高了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
B.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
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小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B.常发生凌汛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出现北部水资源富余而南部水资源贫乏的现状?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出现北部水资源富余而南部水资源贫乏的现状?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工程。
(4)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工程。
(4)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
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