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我国广西、广东境内的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规划建设天生桥、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等10个梯级电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红水河建设梯级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2】该河段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小题1】红水河建设梯级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A.海拔较高 | B.水量丰富 |
C.市场广阔 | D.落差较大 |
A.减轻旱涝灾害 | B.增加年径流量 |
C.改善河流水质 | D.降低地下水位 |
都城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
分合聚散使中国历史上存在统一王朝与地方政权,然而无论哪一类政权建国与立都是并行的两件大事。都城确立在什么地方不仅决定统治者权力核心的地理归属,而且影响着政权的昌运………偌大的国家究竟将国都设置在什么地方,既要满足统取全国的需要,又要保障自身的安全,众多的古都看似无序,但在地理的视角下不难看到其共同的基点。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说出北京市水资源的主要,并从用水的角度说明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分合聚散使中国历史上存在统一王朝与地方政权,然而无论哪一类政权建国与立都是并行的两件大事。都城确立在什么地方不仅决定统治者权力核心的地理归属,而且影响着政权的昌运………偌大的国家究竟将国都设置在什么地方,既要满足统取全国的需要,又要保障自身的安全,众多的古都看似无序,但在地理的视角下不难看到其共同的基点。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说出北京市水资源的主要,并从用水的角度说明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着河西走廊,冰川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意义重大。祁连山冰川发育在海拔4 000~5 800 m,近几十年来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下图为1956—2010年祁连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
【小题2】冰川中值高度是把冰川面积二等分的等高线高程,祁连山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
【小题3】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

【小题1】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
A.疏勒河水系 | B.黑河水系 | C.巴音郭勒河水系 | D.大通河水系 |
A.山体海拔逐渐降低 | B.山地坡度逐渐增大 |
C.降水量逐渐减少 | D.气温逐渐升高 |
A.地表径流持续增加 | B.地下水不断减少 |
C.降水量明显增多 | D.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⑤ | D.①② |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小题2】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用水量大 | B.陆地储水条件差 |
C.降水少,蒸发量大 | D.落差大,水流急 |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最符合这句广告语意思表达的是
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
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
C.人们不仅可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还可以开采深层地下水 |
D.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