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从地形上看,A处为,其成因是。
(2)图中B处地质构造为。    
(3)图中①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
(4)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a代表的是环节,b代表的是环节,d代表的是环节,我国的(冬或夏)季风属于此环节。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
【小题2】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①退田还湖,扩大湖区
②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
③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
④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河流三角洲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海岸线不断变化的原因是
A.河水的沉积作用
B.海水的搬运作用
C.河流的侵蚀作用
D.海浪的侵蚀作用
【小题2】如图中河流净流量减少,则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①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 ②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③海水入侵,海岸线沉积加剧 ④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生长栖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下图所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
B.其动力于太阳辐射能
C.对塑造全球地表形态不起作用
D.图中④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下渗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左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正在建设的下凹式道路绿化带,右图是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凹式绿化带的建设对右图中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不变
【小题2】“海绵城市”的建设
A.不利于地表污水的排走
B.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基塌陷
C.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并能减轻城市内涝
D.有利于发挥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减少交通拥堵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据此推测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A.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B.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
C.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D.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水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小题2】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正确都是
A.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理环境呈现差异性
B.促进各种水体的更新,使水资源用之不竭
C.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各地降水趋于平均
D.改造地表形态,使黄土高原地表更加支离破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
、乙 、丙
(2)假设在该地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仅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 地。
(3)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是 ,②是 ,③是
(4)在图中②③上用箭头绘出方向。
(5)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海平面上升B.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C.加速冰川的融化D.加强不同纬度间热量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水循环在伴随着物质迁移的同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明显作用。(   )
当前题号:10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