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防总《关于三峡水库2016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要求, 2016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三峡水库2016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坝高185米),三峡水库9月30日蓄水位原则上按162米控制,10月底或者11月份争取蓄至175米。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三峡水库大坝在此选址的原因。
(2)分析三峡水库在此期间蓄水的原因。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夏季三峡库区和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差异。


(1)三峡水库大坝在此选址的原因。
(2)分析三峡水库在此期间蓄水的原因。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夏季三峡库区和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差异。
读下图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值华北最缺水的季节
②华北正播种小麦
③东南沿海可能有台风登陆
④塔里木河水量最丰
【小题2】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②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③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④气温越高,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值华北最缺水的季节
②华北正播种小麦
③东南沿海可能有台风登陆
④塔里木河水量最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②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③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④气温越高,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下图,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由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50%降至2016年的18%。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小题2】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小题3】1980年和2016年,在甲河A水文站以上地区各下了一场位置、范围、强度和总雨量相当的暴雨,则暴雨过后,A水文站测得的数据2016年与1980年那次相比,错误的是
【小题4】以下四幅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与甲河流域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小题1】据图文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盛行西北风 |
C.潜水补给河水 | D.河水为一年中最清澈的季节 |
A.向北流 降温减湿 | B.向北流 增温增湿 |
C.向南流 增温减湿 | D.向南流 降温减湿 |
A.洪峰到来时间较迟 | B.洪峰流量较大 |
C.洪峰到来时河水含沙量较大 | D.洪峰过后水位削减较快 |
A.![]() | B.![]() |
C.![]() | D.![]()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 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 km2,海冰厚度约15 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3,将来有望降到4元/m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 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 km2,海冰厚度约15 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3,将来有望降到4元/m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四幅地理景观图中,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是


【小题1】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月流量均较小 | B.流量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 |
C.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 | D.冬半年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流量大 |

A.a | B.b | C.c | D.d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
【小题2】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小题3】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此时

【小题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 B.②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 C.③代表径流输送 | D.④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
A.该图表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B.②代表秘鲁寒流 |
C.丙处有大渔场 | D.④代表千岛寒流 |
A.孟买吹东北风 | B.好望角进入多雨季节 |
C.我国正值冬季 | D.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如果该图为太平洋上的洋流示意图,S线代表某条纬线,则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小题1】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A.①为高空南风 | B.②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下沉 |
C.③为东北信风 | D.④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上升 |
A.夏季风属于环节① | B.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环节② |
C.夏季风属于环节③ | D.环节④和环节②的量一样大 |
A.E | B.F | C.G | D.H |
读亚洲西部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 。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 (填水循环环节)强。
(2)①地冬季降水 (多/少),其形成原因是该季节受 控制。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
(3)甲山脉是亚洲和 洲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
是 , 分析两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 。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 (填水循环环节)强。
(2)①地冬季降水 (多/少),其形成原因是该季节受 控制。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
(3)甲山脉是亚洲和 洲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
是 , 分析两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据统计,近30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2毫米/年,不同省份、不同季节海平面升降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天津市沿海2015年、2016年与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小题2】与2015年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小题3】影响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4月 | B.7月 | C.9月 | D.11月 |
A.河口发生咸潮的次数减少 | B.陆地面积增大 |
C.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减弱 | D.海岸侵蚀程度加大 |
A.气候变暖 | B.热带气旋 | C.入海径流量 | D.盛行风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③表示外力作用则图中表示岩浆的是_______(填文字),④表示__________作用。
(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图中乙为_________(选填“城市”或“乡村”).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图中甲处为________,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
(填序号)改变其时空分布的有效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图中①的风向是__________;乙处的气压带是
__________,甲处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
(5)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甲为亚洲大陆东部,则图中反映的季节是__________,乙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月份

(1)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③表示外力作用则图中表示岩浆的是_______(填文字),④表示__________作用。
(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图中乙为_________(选填“城市”或“乡村”).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图中甲处为________,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
(填序号)改变其时空分布的有效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图中①的风向是__________;乙处的气压带是
__________,甲处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
(5)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甲为亚洲大陆东部,则图中反映的季节是__________,乙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