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和田河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
(2)新疆和田玉枣品质优良,每一颗“和田枣”都是大自然精华的结晶。试说明新疆和田地区成为“红枣绿色食品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和田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和田河水系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是塔里木河水系中仅次于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的第三大河。新疆和田枣果形大、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营养丰富,口味更甜醇。每一颗“和田枣”都是大自然精华的结晶,和田枣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红枣绿色食品基地。在新疆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宁可不饰和田玉,不可不食和田玉枣”。下图为和田地区区位略图。

(1)简述和田河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
(2)新疆和田玉枣品质优良,每一颗“和田枣”都是大自然精华的结晶。试说明新疆和田地区成为“红枣绿色食品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山脉对附近河流的影响。
(2)分析额尔齐斯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简述该地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1)指出图中山脉对附近河流的影响。
(2)分析额尔齐斯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简述该地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3】仅从气候方面考虑,乙岛盐场适宜分布在岛屿的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东部沿海 | B.西部沿海 |
C.南部沿海 | D.北部沿海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小题2】该区域是当今世界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小题3】甲地的自然带是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甲河含沙量大于乙河 |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
C.甲河流量大于乙河 | D.甲河水位年季变化大于乙河 |
A.高度发达的工业 | B.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 |
C.先进的技术条件 | D.高温多雨的气候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A.a减弱 | B.b增强 | C.c增强 | D.d减弱 |
A.年径流量增大 | B.流速加快 | C.丰水期水位上升 | D.枯水期水位上升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道路绿化带能够使得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增多,________环节减少。
(2)我国东南沿海实现水汽输送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3)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1)图示道路绿化带能够使得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增多,________环节减少。
(2)我国东南沿海实现水汽输送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3)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污水处理系统最适宜处理
①城市生活污水 ②印染厂污水 ③罐头厂污水 ④石油化工厂污水
【小题2】该污水处理系统
【小题3】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小题1】该污水处理系统最适宜处理
①城市生活污水 ②印染厂污水 ③罐头厂污水 ④石油化工厂污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 B.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
C.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 D.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
A.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 B.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
C.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 D.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