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干旱地区的湖泊具有明显的 “冷岛效应”,即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右图为北疆地区最大湖泊艾比湖,随着区域人口密度的增长,湖泊周边地区垦殖规模扩大。下图为该湖泊1968~2013年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艾比湖1968~2013年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冷岛效应”的存在,使得湖泊及湖岸地区

【小题1】造成艾比湖1968~2013年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 C.区域降水减少 | D.流域内灌溉用水增加 |
A.对流增强,植物蒸腾加快 | B.降水增多,热量交换加快 |
C.蒸发减弱,利于淡水保存 | D.土壤变干,不利农业发展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该区域年径流深度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小题2】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与东南亚水稻产区相比,水稻生产的最有利条件是()

【小题1】与该区域年径流深度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气候 | B.土壤 | C.植被 | D.地形 |
A.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 |
B.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
D.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冬季低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天然橡胶种植是近年来我国与塞拉利昂共和国的重要互利合作项目之一,很多原生态林转变为人工天然橡胶林,为塞拉利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植被覆盖率有下降趋势。下图为塞拉利昂共和国地形图。

(1)描述塞拉利昂的地形特征。
(2)分析塞拉利昂适合天然橡胶种植的气候条件。
(3)随着塞拉利昂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分析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冬季低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天然橡胶种植是近年来我国与塞拉利昂共和国的重要互利合作项目之一,很多原生态林转变为人工天然橡胶林,为塞拉利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植被覆盖率有下降趋势。下图为塞拉利昂共和国地形图。

(1)描述塞拉利昂的地形特征。
(2)分析塞拉利昂适合天然橡胶种植的气候条件。
(3)随着塞拉利昂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分析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 |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
C.落急时刻 |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
2017年7月15日,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泰州首条“海绵大道”东风南路(东润首府南侧)竣工通车。不同于普通道路,这条道路绿化带路高于路面,绿化带内也是高低起伏不平,而且中间相对比较低洼,还铺设了大小不一的卵石。铺设卵石的低洼地,叫做旱溪。下图为旱溪剖面图,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改变有: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不变 d.④增加
【小题2】推测海绵道路中“旱溪”的主要功能是:
①蓄水 ②渗水 ③供水 ④调水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改变有: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不变 d.④增加
A.ab | B.bc | C.cd | D.bd |
①蓄水 ②渗水 ③供水 ④调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中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等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6,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小题2】“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
【小题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小题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 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 D.解决塔里木盆地缺水问题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在本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原因是什么?
(2)试分析自然带②横贯大陆东西两岸、逼近海岸的原因。
(3)按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A河所在地区应属于什么自然带?而这里为何会成为绿色走廊?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A河修建水库大坝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

(1)自然带①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在本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原因是什么?
(2)试分析自然带②横贯大陆东西两岸、逼近海岸的原因。
(3)按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A河所在地区应属于什么自然带?而这里为何会成为绿色走廊?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A河修建水库大坝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河床的共同特点是 形成了“ ________ ”,分析它们的共同成因________
(2)P地区是我国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正常年份,其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3)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是解决P地缺水问题的重大举措,试从工程建设和调水耗能两个方面分析东线的主要优缺点。

(1)A、B两处河床的共同特点是 形成了“ ________ ”,分析它们的共同成因________
(2)P地区是我国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正常年份,其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3)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是解决P地缺水问题的重大举措,试从工程建设和调水耗能两个方面分析东线的主要优缺点。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瑞士风光优美,被誉为“世界公园”,是著名的长寿区。瑞士境内森林广布,覆盖率为全国面积的32.4%,瑞士每年采伐森林数量大大低于森林的增长速度,国内需求的不足部分则依靠进口来补充。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横贯中南部,境内河湖众多,日内瓦湖为冰川作用形成,罗讷河流至此处积水成湖,因此有人说“罗讷河促成了日内瓦湖”,但是也有人说“罗纳河却又在不断消灭它”,左图为瑞士及附件区域略图,右图为瑞士首都伯尔尼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罗纳河不断消灭它”的地理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瑞士森林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3)分析瑞士成为著名长寿区的自然原因。
瑞士风光优美,被誉为“世界公园”,是著名的长寿区。瑞士境内森林广布,覆盖率为全国面积的32.4%,瑞士每年采伐森林数量大大低于森林的增长速度,国内需求的不足部分则依靠进口来补充。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横贯中南部,境内河湖众多,日内瓦湖为冰川作用形成,罗讷河流至此处积水成湖,因此有人说“罗讷河促成了日内瓦湖”,但是也有人说“罗纳河却又在不断消灭它”,左图为瑞士及附件区域略图,右图为瑞士首都伯尔尼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罗纳河不断消灭它”的地理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瑞士森林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3)分析瑞士成为著名长寿区的自然原因。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C.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A.①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 B.②地河流含沙量最大 |
C.③地河流无结冰期 | D.④地河流汛期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