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地附近铜矿资源丰富,影响其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小题2】C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如D地区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3】乙图中B河段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E地区
①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年高温,蒸发稳定③ B河段附近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小题1】A地附近铜矿资源丰富,影响其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经济发达,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 B.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
C.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
B.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
C.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
①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年高温,蒸发稳定③ B河段附近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原面积约占80%,水系发达,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下表为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0年水系总体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太湖流域平原地区1960~2000年水系形态特征总体变化表现为( )
【小题2】1980年后比1980年前流域水系变化大,其主要原因主要有( )
【小题3】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有( )
年份 | 河网密度(km/km2) | 水面率(%) | 河网发育系数 | 河流曲度 | 干流面积长度(km2/km) |
1960 | 3.73 | 11.55 | 3.61 | 1.09 | 35.57 |
1980 | 3.44 | 10.75 | 3.12 | 1.07 | 34.89 |
2000 | 2.93 | 9.29 | 2.25 | 1.06 | 36.64 |
【小题1】太湖流域平原地区1960~2000年水系形态特征总体变化表现为( )
A.支流增多 | B.河道平直化 |
C.河面变窄 | D.干流变长 |
A.河道淤积 | B.降水减少 |
C.工业化 | D.城市化 |
A.汛期水位上升 | B.河流运输能力增强 |
C.径流总量增多 | D.河网调蓄功能减弱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美洲的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小题2】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小题1】南美洲的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A.地形较崎岖,利于储水 |
B.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 |
C.气候湿润,降水总量大 |
D.海岸线曲折,利于水汽进入 |
A.南美洲人均水资源最丰富 |
B.降水丰富的地区蒸发量也大 |
C.北美洲水污染严重 |
D.欧洲平均气温高于大洋洲 |
克兰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河流全长265km,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经苛苛苏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属额尔齐斯河的支流。读克兰河1959-1960年和2001-2005年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材料中信息推断,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小题2】该区域水汽主要于
【小题3】21世纪初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该区域

【小题1】从材料中信息推断,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雨水、冰川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
C.冰川融水、地下水 | D.雨水、地下水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A.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 | B.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冷 |
C.夏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 | D.春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冷 |
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哀牢山区的哈尼梯田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它是由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河流四度同构形成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平时,道道沟渠接住高大山体和森林中渗出的泉水;雨季,漫山流淌的山水被水沟接住,顺沟流入梯田。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哈尼梯田从来不旱,水源充足,其水源主要来自于( )
【小题2】对于梯田来说,该地茂密森林的重要作用是( )

【小题1】哈尼梯田从来不旱,水源充足,其水源主要来自于( )
A.冰雪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雨水、地下水 | D.大气降水 |
A.美化景观 | B.调节气候 | C.涵养水源 | D.增加腐殖质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

【小题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被侵蚀 | B.不断有泥沙沉积 | C.先侵蚀,后沉积 | D.先沉积,后侵蚀 |
A.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 | B.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
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 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
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亚地区地形图(图甲)和印度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

(1))据图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
(2)印度河(图4甲中①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指出印度河的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河水补给的角度说明成因。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
材料一 南亚地区地形图(图甲)和印度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

(1))据图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
(2)印度河(图4甲中①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指出印度河的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河水补给的角度说明成因。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小题2】若上图表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昼夜基本平分,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渔场的是( )

【小题1】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② |
C.环节③为下渗 | D.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 (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 (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龙滩水电站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请分析原因。
(2)推测龙滩水电站建成后图中水域含沙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指出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龙滩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云贵高原东南缘,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下图示意龙滩水电站位置。
龙滩水电站于三峡水电站开工建设7年后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部投产建成。龙滩水电站虽然最大坝高超过三峡水电站40余米,但水库淹没的耕地面积仅为三峡水电站的1/5。龙滩水电站以三峡工程1/10的投资、达到了三峡工程1/3发电量,是完全由中国设计、投资、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1)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龙滩水电站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请分析原因。
(2)推测龙滩水电站建成后图中水域含沙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指出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