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冰川融水补给 | B.②——地下水补给 |
C.③——雨水补给 | D.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________。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盐湖是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历史上湖的面积变化极大,1873年面积达6200平方千米,70年代初期约为4000平方千米,目前面积仅为3525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北美局部区域略图。

(1)图中西部海岸山脉是因板块( )岩层褶皱隆起,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以西A处的自然带是 ( )。
(2)从农业用地类型划分来看,B地主要属于( )。为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该国农业实施( )的生产特点。
(3)图中C河段和D河段开发的主要方向分别是( )、( )。
(4)简析大盐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并说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大盐湖是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历史上湖的面积变化极大,1873年面积达6200平方千米,70年代初期约为4000平方千米,目前面积仅为3525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北美局部区域略图。

(1)图中西部海岸山脉是因板块( )岩层褶皱隆起,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以西A处的自然带是 ( )。
(2)从农业用地类型划分来看,B地主要属于( )。为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该国农业实施( )的生产特点。
(3)图中C河段和D河段开发的主要方向分别是( )、( )。
(4)简析大盐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并说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
【小题2】促进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小题3】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重力能 | B.太阳能 | C.地热能 | D.生物能 |
A.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 B.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C.增加不同纬度的气温差异 | D.将地表泥沙输向海洋 |
下左图为某区域简图,右图为丙湖泊水位及甲河与乙河连接处水位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若丙湖大面积萎缩,则

【小题1】图中
A.6月份甲河由东流向西 | B.乙河由东南流向西北 |
C.甲河段平均流速最慢的月份是6-9月 | D.全年甲河水位变化小于乙河 |
A.使湖泊物种更丰富 | B.使湖陆风减弱 |
C.使水循环更加活跃 | D.可增加耕地面积 |
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小题2】海湾封冻会导致

【小题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
渐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采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1)该兴趣小组试验过程中改变的因素(变量)是____。
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 m,宽10 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m,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I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为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 cm,高30 cm,并务实;径流小区Ⅲ为水平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草带种植区,竞1m,种植百喜草。
(2)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V -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图。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___(填“I”、“Ⅱ”、“Ⅲ”)。
(4)在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图示曲线可推断当地降水状况。例如,与6月相比,该地7月降水较____(填“多”或“少”),这是由于该地6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影响,7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控制。
(5)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
渐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采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1)该兴趣小组试验过程中改变的因素(变量)是____。
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 m,宽10 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m,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I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为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 cm,高30 cm,并务实;径流小区Ⅲ为水平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草带种植区,竞1m,种植百喜草。
(2)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V -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图。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___(填“I”、“Ⅱ”、“Ⅲ”)。
(4)在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图示曲线可推断当地降水状况。例如,与6月相比,该地7月降水较____(填“多”或“少”),这是由于该地6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影响,7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控制。
(5)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
下面某区域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据图示信息所示时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 |
B.P河谷横断面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
C.河流、湖泊位于北半球 |
D.湖泊一定为咸水湖 |
A.湖泊蓄水范围为a |
B.云南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
C.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开始返青 |
D.R地盛行东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