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简要分析“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2)简要分析“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由M处进入红海后,其吃水深度将变 _________ (大或小),请说明理由。
(2)①海区在7月份因受图示洋流的影响常出现浓雾,试分析其成因。
(3)②地附近有一雪峰,试分析近年来其雪线的变化及人为原因。
(4)图中阴影区域是该地区城镇的主要分布地区,试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1)一艘轮船由M处进入红海后,其吃水深度将变 _________ (大或小),请说明理由。
(2)①海区在7月份因受图示洋流的影响常出现浓雾,试分析其成因。
(3)②地附近有一雪峰,试分析近年来其雪线的变化及人为原因。
(4)图中阴影区域是该地区城镇的主要分布地区,试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和河流R的纵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于
【小题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1】该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海水侵蚀作用 | D.风力沉积作用 |
A.夏季降水 | B.湖泊水 | C.深层地下水 | D.积雪融水 |
A.中上游地区植被的破坏 | B.臭氧层空洞 |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之际,齐、赵、魏等以自利,纷作堤防。大水时至淹没,则更筑堤防以自救,以致壅塞日甚。……列国兵争,引水决灌又为一端。……直到东汉明帝时的王景手里而河患遂绝。迄宋代,并不见危害中国……
宋代河患,亦有其前兆,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而五代兵争,决水行军之事又屡次见到。两百七十余年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农业状态日益变坏,水道沟洫自然只有破毁而没有兴修。……又兼明清两代政治之腐败,河工之浪费与黑暗,更益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及至认为黄河十年一渍决,百年一改道,是理当的事;黄水之来,只有共工、伯鲧的高筑堤防,是惟一的办法。
——钱穆《水利与水害(上篇:论北方黄河)》
《资治通鉴》开篇言道:“初(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建为诸侯。”司马光把此事件划定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
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利用海岸线长、港口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产业,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攀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开展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海尔、海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逆势发展在为一大亮点。2009年山东省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
材料四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既遵循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效果非常明显。
(1)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材料一战国之际,齐、赵、魏等以自利,纷作堤防。大水时至淹没,则更筑堤防以自救,以致壅塞日甚。……列国兵争,引水决灌又为一端。……直到东汉明帝时的王景手里而河患遂绝。迄宋代,并不见危害中国……
宋代河患,亦有其前兆,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而五代兵争,决水行军之事又屡次见到。两百七十余年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农业状态日益变坏,水道沟洫自然只有破毁而没有兴修。……又兼明清两代政治之腐败,河工之浪费与黑暗,更益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及至认为黄河十年一渍决,百年一改道,是理当的事;黄水之来,只有共工、伯鲧的高筑堤防,是惟一的办法。
——钱穆《水利与水害(上篇:论北方黄河)》
《资治通鉴》开篇言道:“初(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建为诸侯。”司马光把此事件划定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
![]() |
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利用海岸线长、港口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产业,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攀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开展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海尔、海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逆势发展在为一大亮点。2009年山东省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
材料四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既遵循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效果非常明显。
(1)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判断依据是 。
(2)图中N处易发育成 ,其原因是 。
(3)如要判定M处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可行的方法有 和 。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②处的岩石具有 结构。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判断依据是 。
(2)图中N处易发育成 ,其原因是 。
(3)如要判定M处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可行的方法有 和 。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②处的岩石具有 结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分析松花江下游径流量较大,但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松嫩平原(下图)上河流纵横、沼泽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2)分析松花江下游径流量较大,但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右图为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8—10题:

【小题1】图中①地与其南北相比,气温高低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河流在②河段水量有所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②农业灌溉大量引用河水
③下渗严重 ④工业发达用水量大 ⑤无大河汇入
【小题3】图中城市③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是

【小题1】图中①地与其南北相比,气温高低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偏高距海洋远 | B.气温偏低距海洋远 |
C.气温偏高地势较高 | D.气温偏低地势较高 |
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②农业灌溉大量引用河水
③下渗严重 ④工业发达用水量大 ⑤无大河汇入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A.秦皇陵 | B.故宫 | C.云冈石窟 | D.武当山 |
(12分)材料: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两大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主要的集水、蓄洪区。鄱阳湖的位置略高于长江,对长江干流的调节作用不及洞庭湖。

(1)两大湖泊对长江干流洪水均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据图及材料分别说明它们对长江干流洪水调节作用的差异。(8分)
(2)洞庭湖7~9月与6月相比,湖水面积有何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1)两大湖泊对长江干流洪水均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据图及材料分别说明它们对长江干流洪水调节作用的差异。(8分)
(2)洞庭湖7~9月与6月相比,湖水面积有何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