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淀为浅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境内。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局部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河流上游修建众多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A.发展水产养殖业B.水位季节变化大C.增加流域降水量D.改善航运条件
【小题3】【小题4】2017年4月初,上游两个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输水,计划为期两个月,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城镇生活用水B.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量
C.改善白洋淀的水质D.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湟水流域是青海经济中心和工农业生产基地。“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通过引水渠道和隧洞进入湟水流域,将有效缓解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读“引大济湟”工程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每年3~5月份,湟水会出现断流现象,主要是由于
A.降水不足,农业用水量大B.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C.城市和工业需水量大D.全球气候变暖,河流蒸发量大
【小题2】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①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②减少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
③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 ④增加区域聚落的数量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读上左图“太平洋170°W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小题2】上右图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区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区。

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积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小题2】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
A.全年变化不大B.全年都快
C.汛期变快D.非汛期变快
【小题3】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
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众多,冻土广布。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近年来该区域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

(1)指出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
(2)说出图示湖泊所属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人口、聚落稀疏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上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小题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人口2 300多万。“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倡导的人口计划,即澳大利亚若按现有速度持续接收移民,澳大利亚人口有望在2050年前增长至3 500万。继任总理吉拉德反对该人口计划。

材料二 下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
(1)简析野生稻分布规律;结合降水特征,判断达尔文野生稻生长月份,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角度,推测陆克文和吉拉德对“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持不同态度的理由。
(3)分别说出墨累河上游和下游地区,近年来随着降水的减少,易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季节。
(4)分别写出甲、乙两地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色级标准是蓝色、黄色、褐色三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21种颜色,由高到低按深蓝色到褐色排序,数值越小,水色越高。就直观的美感而言,这两者的数值决定了看到的海水是否清澈,是否蔚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影响等水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B.降水C.洋流D.径流
【小题2】等水色线在年内会发生变动,P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B.4月C.7月D.10月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山山脉局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8月18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美丽的甲湖湖畔召开了围绕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主题的第一届国际经济论坛——“甲湖2014”国际经济论坛。甲湖平均湖面海拔1602米,最深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盐度较高,冬季湖水基本上不结冰。
材料三:乙区域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它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衫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四:丙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一条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高山湖泊,海拔2500 - 3000米,湖水莹如紫带、清澈见底,水中生长着大量水生植物,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高山雪岭倒映湖中。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旅居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甚至远到红海和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天鹅和雁鸥,不远千里成群结队地飞到这里筑巢、换羽、栖息繁衍。
(1)指出甲湖湖盆的地质成因,并简析其冬季湖水基本上不结冰的原因。
(2)分析说明乙区域地形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
(3)简析丙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形成条件。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线通水,能够有效缓解湟水干流地区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
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少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
【小题2】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
①年径流量较大 ②流域降雨丰富 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 ④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