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
【小题2】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 )环节
【小题1】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
A.贵州 | B.广东 | C.吉林 | D.西藏 |
A.降水 | B.下渗 | C.底边径流 | D.蒸发 |
2017年7月初,洪水危及洞庭湖地区,“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该地区真实的写照。下面为洞庭湖的容积、面积变化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洞庭湖容积与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49年前,洞庭湖面积变化不大 |
B.与面积相比,容积减小速度更快 |
C.与1977~1984年相比,1995~1997年围湖造田可能更严重 |
D.1954~1958年,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
A.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冬季寒冷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D.受长江干流顶托,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波河丰水期时间较长,枯水期出现在夏末秋初,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原因。
(2)描述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3)对波河流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措施,提出你的建议。(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波河丰水期时间较长,枯水期出现在夏末秋初,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原因。
(2)描述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3)对波河流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措施,提出你的建议。(至少写出两点)
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小题2】图示洋流的性质及其流向分别是

【小题1】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①—② | B.⑨—⑤—⑥—⑨ |
C.④—⑤—⑦—⑧ | D.②—③—⑤—⑥ |
A.暖流、向南流 | B.寒流、向南流 |
C.暖流、向北流 | D.寒流、向北流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所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 。
(2)据探测,该区域埋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适宜开采的地点可能有__________ 。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D表示的环节是______ 。人类主要能影响到的环节是 ______(填字母) 。
若全球变暖,海平面将_________,其变暖原因有二:一是 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

(1)图中乙所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 。
(2)据探测,该区域埋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适宜开采的地点可能有__________ 。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D表示的环节是______ 。人类主要能影响到的环节是 ______(填字母) 。
若全球变暖,海平面将_________,其变暖原因有二:一是 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立交桥下,低洼地区往往积水成灾,出现交通中断,甚至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现象,影响城市正常运转。下图是“某城区降雨量、径流量与不透水面积比例图(图中百分比代表不透水面积比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区
【小题2】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施工建设应采用的措施
①增强预报、预警 ②扩大绿地面积 ③完善蓄水,排水系统 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
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小题1】该城区
A.降雨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大,径流量越小 |
B.径流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大,降水量越大 |
C.不透水面积越大,单位降水量产生径流越大 |
D.降雨量越大,不同透水面积产生径流的差值越小 |
①增强预报、预警 ②扩大绿地面积 ③完善蓄水,排水系统 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
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③④⑤ |
下图为“2015年第9号台风鸿灿7月10日17时的位置图”。 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 B.①②⑥ |
C.①③⑤ | D.③④⑥ |
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麦地和塘坝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
【小题2】该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是( )
【小题3】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小题1】麦地和塘坝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
A.6月上旬和7月上旬 | B.6月上旬和7月下旬 |
C.6月中旬和7月上旬 | D.6月中旬和7月下旬 |
A.季节性积雪融水 | B.降雨 | C.冰川融水 | D.地下水 |
A.麦地 | B.大豆地 | C.林地 | D.塘坝 |
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

(1)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为 (高、低)气压,C处为 (高、低)气压,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 。
(2)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
(3)近些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

(1)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为 (高、低)气压,C处为 (高、低)气压,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 。
(2)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
(3)近些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