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盆地中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
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并经由湖泊南部的西洱河流出,最终汇入澜沧江。一山一湖孕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也哺育了沿岸的白族人民。然而,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湖泊水位一度下降至历史最低的1970.52 米,降幅达到近3 米,湖泊水量减少了五分之一。图14 为云南省和洱海地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云南省是我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分析其成因。
(3)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4)说出漾濞的降水量高于排营的原因。
(5)说出洱海水量支出的主要途径,并简述洱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盆地中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
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并经由湖泊南部的西洱河流出,最终汇入澜沧江。一山一湖孕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也哺育了沿岸的白族人民。然而,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湖泊水位一度下降至历史最低的1970.52 米,降幅达到近3 米,湖泊水量减少了五分之一。图14 为云南省和洱海地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云南省是我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分析其成因。
(3)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4)说出漾濞的降水量高于排营的原因。
(5)说出洱海水量支出的主要途径,并简述洱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河流中,7月份为丰水期的河流是
【小题2】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地理环境受寒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小题1】四条河流中,7月份为丰水期的河流是
A.甲、乙 | B.丙、丁 | C.乙、丁 | D.甲、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南美洲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M河上船舶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与图示F地相比,E地年均气温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M河所在国家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小题1】图示M河上船舶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水流急,行船风险大 |
B.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长,通航时间短暂 |
C.该地区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航运需求量小 |
D.为保护河流生态,当地政府限制了行船数量 |
A.纬度位置 | B.年降水量 | C.地势 | D.洋流 |
A.甘蔗 | B.水稻 | C.苹果 | D.玉米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中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材料二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中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材料二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材料二:图2为福鼎布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位于泰宁的丹霞景观(红色砂岩)是中国东南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诸区之一。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2)从岩石成因的角度比较福建泰宁丹霞地貌和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的差异。
(3)简述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
材料一:图1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材料二:图2为福鼎布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位于泰宁的丹霞景观(红色砂岩)是中国东南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诸区之一。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2)从岩石成因的角度比较福建泰宁丹霞地貌和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的差异。
(3)简述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 | B.![]() | C.![]() | D.![]() |
A.水位变化小 | B.结冰期长 |
C.含沙量小 | D.流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