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位于葡萄牙东南部的奥德莱蒂河(7°W, 37°N)因其形态类似“中国龙”而红遍网络,该河又名蓝龙河,下图为航拍蓝龙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蓝龙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蓝龙河流域农业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蓝龙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会有凌汛 | B.河流含沙量较大 |
C.流向自北向南 | D.水量季节变化大 |
A.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 B.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
C.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 D.农业生产雨热同期 |
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预测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咸海位置图,回答问题。

【小题1】咸海水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口增加,围湖造田②过度引水灌溉③植被破坏,泥沙淤积④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 ②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
③气温年较差加大 ④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
【小题3】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石油、天然气

【小题1】咸海水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口增加,围湖造田②过度引水灌溉③植被破坏,泥沙淤积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 ②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
③气温年较差加大 ④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石油、天然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读中亚局部示意图(单位:m),回答问题。

【小题1】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明显,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3】湖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小题1】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明显,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甲河流量比乙河大 |
B.甲河水面以下坡度可能比乙河缓 |
C.甲河下游含沙量比乙河小 |
D.受西风影响,甲河入湖口湖水的顶托作用比乙河入湖口大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地形 |
A.盐度降低,湖中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面积萎缩,调节气候能力降低 |
C.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 |
D.调节径流能力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 |
读下面四幅河流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统计图与上图中字母对应气候类型不吻合的是

【小题2】对以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①a区河流的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是汛期
②b区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冬季是汛期
③c区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全年水量大
④d区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夏季是汛期,有结冰期
【小题3】图中河流航运价值最高的是

【小题1】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统计图与上图中字母对应气候类型不吻合的是

A.A | B.B | C.C | D.D |
①a区河流的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是汛期
②b区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冬季是汛期
③c区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全年水量大
④d区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夏季是汛期,有结冰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a | B.b | C.c | D.d |
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该区域河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判断理由是 。
(2)给图中洋流加上箭头,表示出此季节洋流的流向。
(3)甲、乙两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自然原因。
(4)简要分析丙地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

(1)图示季节该区域河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判断理由是 。
(2)给图中洋流加上箭头,表示出此季节洋流的流向。
(3)甲、乙两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自然原因。
(4)简要分析丙地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小题2】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乙 | B.甲 |
C.丙 | D.丁 |
A.从乙引水到丙 | B.从丁引水到乙 |
C.从丁引水到戊 | D.从戊引水到甲 |
材料一,2016年8月4日凌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129次全会中,国际奥委会对IOC执委会关于攀岩等5个奥运备选项目的提案正式作出表决,竞技攀岩的等5个新项目成功入选为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攀岩项目的加入,将为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增添酷炫气质,带来更多灵感和创意。未来,攀岩项目的普及,已经越来越越被看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来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米。
(3)地形刨面图是沿左图中刨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进行绘制的。
(4)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来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米。
(3)地形刨面图是沿左图中刨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进行绘制的。
(4)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25.红碱淖是我国4A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 km2,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 km2,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2015年12月湖面仅存25.5 km2。

(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A B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A B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且需求稳定;据图分别分析广州和诺克斯维尔两地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2)两条河流都主要靠降水补给,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两条河流航运条件的共同特点?

(1)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且需求稳定;据图分别分析广州和诺克斯维尔两地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2)两条河流都主要靠降水补给,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两条河流航运条件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