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中亚局部示意图(单位:m),回答问题。
【小题1】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明显,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甲河流量比乙河大
B.甲河水面以下坡度可能比乙河缓
C.甲河下游含沙量比乙河小
D.受西风影响,甲河入湖口湖水的顶托作用比乙河入湖口大
【小题2】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小题3】湖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盐度降低,湖中生物多样性减少
B.面积萎缩,调节气候能力降低
C.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
D.调节径流能力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17 06:4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__________,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循环,此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2分)
(3)甲地地貌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2018年5月6日,襄阳市市区普降暴雨,市区大部分涵洞积水,影响人们出行,图1是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设计图,图2为水循环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1中左图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减少建设成本
B.阻挡雨水杂物
C.美化城市环境
D.防止人为践踏
【小题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图1右图)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图2城市中
A.①过多
B.②受阻
C.③过快
D.增大④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甲河()
A.结冰期长
B.为外流河
C.有凌汛现象
D.冬季含沙量较大
【小题2】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地壳抬升
C.入湖河水减少
D.人工围堰
【小题3】当①地盛行西风时,深圳()
A.日出较早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正午影子较长
D.高温多雨
同类题4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利用水循环中的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同类题5
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一般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蒸发越大。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值可能是
A.-130mm
B.-140mm
C.-145mm
D.-160mm
【小题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
A.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C.东南部变化较小
D.中部未发生变化
【小题3】影响淮河流域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干旱,太阳辐射弱
B.地形平坦,风速小
C.降水较多,气温低
D.降水较多,湿度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