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
以色列能源缺乏,93%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约为太阳能49%,风能30%,生物燃料21%。
材料二: 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图。

(1)描述以色列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
(2)以色列使用的新能源应该是以 、 为主,原因是 、 。
(3)分析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
(4)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季 夏季(填“大于”或“小于”),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
以色列能源缺乏,93%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约为太阳能49%,风能30%,生物燃料21%。
材料二: 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图。

(1)描述以色列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
(2)以色列使用的新能源应该是以 、 为主,原因是 、 。
(3)分析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
(4)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季 夏季(填“大于”或“小于”),试分析其原因。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河河口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
【小题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的时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甲河河口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
A.日本暖流 | B.东澳大利亚暖流 |
C.秘鲁寒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B.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 |
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小题1】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 B.亚热带大陆东岸 |
C.温带大陆内部 | D.我国东北地区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d岸相连 |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
D.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小题2】对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A.里海沿岸出现热带沙漠 |
B.伏尔加河水流缓慢,封冻时间长 |
C.区域内能源矿藏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
D.区域内地势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 |
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小题2】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A.夏季盛行偏南风 | B.位于河流入海口 |
C.位于洋流交汇处 | D.位于沿海大陆架 |
A.当地鱼类消费构成低 | B.欧洲市场广阔 |
C.捕捞技术发达 | D.距离欧洲较近 |
读世界两区域及洋流示意图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M、N两只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M、N两只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对两海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
B.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 |
C.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 |
D.A国西海岸地区降水偏小 |
A.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
B.A地流水作用显著 |
C.B地的处于亚欧板块 |
D.两地人口再生产类型均为现代型 |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小题2】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有的村民在河滩上种一季蔬菜。种菜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小题1】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小题3】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小题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
B.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
C.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
D.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
A.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
C.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
D.都以荒漠化为主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
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小题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
如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小题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小题3】箭头b代表的补给发生时,我国秦岭—淮河一线()

【小题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3~4月 | B.6~7月 |
C.11~12月 | D.1~2月 |
A.冰川、地下水 | B.海洋水、冰川 |
C.雨水、海洋水 | D.雨水、地下水 |
A.当月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 |
B.当月气温在0度左右 |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大面积水稻正在播种 |
D.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已经结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