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新华网2009年1月12日电,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了解到,2009年是三峡工程建设工期的最后一年,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实现三峡水库蓄水位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达到初步设计值,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转入全面运行管理阶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长江三峡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形成水面为1084平方千米的水库,因此该工程()
【小题1】对长江三峡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
B.扼守长江上游,位于大西南的腹部 |
C.有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称 |
D.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 |
A.明显减少长江的年径流量 |
B.使库区水体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增强 |
C.显著增加泥沙的下泄量 |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与图二省份相比,图一省份中的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014年铁路春运结束 郑州火车站发送人次突破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
(2)据图说明河南地形的分布对其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说明郑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4分)
2014年03月02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开始进行充水试验。本次充水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天津干线工程在充水状态下的水密性、安全性。
(3)分别列举图一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4分)
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4)据图分析湘南发展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解释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1)与图二省份相比,图一省份中的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014年铁路春运结束 郑州火车站发送人次突破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
(2)据图说明河南地形的分布对其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说明郑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4分)
2014年03月02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开始进行充水试验。本次充水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天津干线工程在充水状态下的水密性、安全性。
(3)分别列举图一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4分)
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4)据图分析湘南发展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解释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小题2】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3】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小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小题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 B.2.5米 | C.7.5米 | D.8.5米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 B.地下水污染严重 |
C.有盐碱化趋势 | D.有荒漠化趋势 |
A.4~5月 | B.6~7月 |
C.7~8月 | D.12~1月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表1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表。据表回答问题。
表1
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各流域开发和保护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表1
流域 | 长江 | 黄河 | 海河 | 塔里木河 |
极值比 | 2~5 | 3~6 | 5~7 | 1~2 |
丰水期4个月占全年百分比 | 50~60 | 60~70 | 80~90 | 70~80 |
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
B.塔里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降水不稳定 |
C.表中各河均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珠江流域的极值比可能是6~8 |
A.海河上游加强生态保护 |
B.黄河中游防止地面沉降 |
C.长江下游实行梯级开发 |
D.塔里木河水资源统一调配使用 |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4)
(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6)
(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

(1)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4)
(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6)
(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
夏半年,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有( )
A.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
D.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
D.N河流向高纬,凌汛多发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位于我国的()
【小题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东北地区 |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
B.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 |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加快 |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