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A.取水一保护水源地 | B.输水一减少过程损耗 |
C.用水一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一仅防止当地污染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不丹国土面积38394平方千米,有一半领土海拔在3000米以上,人口约73万人,70%以上国民信仰佛教。不丹也是世界上农业有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农业整体呈现为高劳动投入和低产出,农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仍处于萌芽阶段。不丹的水电开发以用电需求为基础,大型水电工程均有印度政府通过无息贷款提供资金。
(2)依据图文材料推测不丹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简述不丹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
(4)不丹近年来表现出把可持续发展向极致推进的姿态,同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的新策略。请你为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济南趵突泉泉水于市区南部千佛山区。2016年4月4日上午,山东济南趵突泉的实时水位跌至27.44米,成为今年以来水位最低点,三个喷泉口附近仅有微弱的水纹和小水泡呈现。下图为1959~1987年济南市年降水量、趵突泉泉水年流量、地下水年开采量变化过程示意图。

(1)试解释趵突泉的成因。
(2)结合材料推测2016年4月初趵突泉泉水流量剧减的原因。
(3)如何保证趵突泉持续复涌,谈谈你的看法。
济南趵突泉泉水于市区南部千佛山区。2016年4月4日上午,山东济南趵突泉的实时水位跌至27.44米,成为今年以来水位最低点,三个喷泉口附近仅有微弱的水纹和小水泡呈现。下图为1959~1987年济南市年降水量、趵突泉泉水年流量、地下水年开采量变化过程示意图。

(1)试解释趵突泉的成因。
(2)结合材料推测2016年4月初趵突泉泉水流量剧减的原因。
(3)如何保证趵突泉持续复涌,谈谈你的看法。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小题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 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
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 B.甲——土壤盐碱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
读三种水循环简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莱特岛北部沿海,横穿菲律宾中部地区后,夜间进入南海东南部海域,是2013年全球最强的台风,它应该属于水循环中 的环节
【小题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环节及办法主要表现在( )

【小题1】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莱特岛北部沿海,横穿菲律宾中部地区后,夜间进入南海东南部海域,是2013年全球最强的台风,它应该属于水循环中 的环节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
B.④—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
C.③—人工降雨 ,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
D.④—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循环 |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小题2】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A.下渗 | B.地表径流 | C.降水 | D.水汽输送 |
A.美化城市环境 | B.增加下渗量 | C.调节小气候 |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面四幅图,能反映该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小题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小题1】下面四幅图,能反映该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长江下游 | B.湄公河中游 |
C.密西西比河上游 | D.黄河下游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包括( )

①大气降水 ②高山冰川融水 ③湖泊水 ④地下水

①大气降水 ②高山冰川融水 ③湖泊水 ④地下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总水量1 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材料三 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 mm~620 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3)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总水量1 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材料三 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 mm~620 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3)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