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季。
(2)下图为两种气候类之对应的数字序号。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________;图中显示的季节里,④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特征为______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
(4)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以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小题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B.海水C.河流水D.雨水
【小题3】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B.1~4月移动速度快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图为埃特纳火山喷发,中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填数字)。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小题2】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 (季节)。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将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19-22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地和举办时间

 

材料二:下图为第19-22届世界杯足球举办国家(部分)首都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村料二中,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対应的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期间,举办国所处季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届的是________ (填国家名称),试分析选择此季节的理由。
(3)俄罗斯河流众多,但河运比重不大,简析其主要原因。
(4)简述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地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东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为热带草原气候
C.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东为热带草原气候,西为热带沙漠气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气候特征推断,图中对②地气候影响最显著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关于④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夏无冬,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
【小题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
【小题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印度洋海区偏转成: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