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小题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海水
C.河流水
D.雨水
【小题3】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1~4月移动速度快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22 06: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4所示地区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有时可观赏到滚滚沙流飞泻入海的“倒沙入海”的奇景。沿海地区几乎完全无雨,动植物主要依靠露水和雾水生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是因为
A.当地盛行离岸风
B.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沿岸洋流对泥沙的搬运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小题2】沿海地区多露和雾的主要原因是
A.夜间降温剧烈使空气变冷
B.临海水气供应充足
C.沿海寒流使空气变冷
D.沙漠中地下水丰富
同类题2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此期间 (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小题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同类题4
图甲中的AC为赤道,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再在图乙上画出晨昏圈及夜半球的范围。(2分)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2分)
(4)如果北纬30°N纬线与昏线相交于G点,且G点所在的经线为30°E,则拉萨(30°N)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1分)
(5)该季节,珀斯正值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_(枯水或丰水)期。(3分)
同类题5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题3】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
B.密度流 暖流 自东向西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小题4】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
C.甲-②,乙-④
D.甲-①,乙-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