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
读图完成问题。
图3所示①~④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材料一:“烧芭” 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农民在热带雨林中放一把火,把地表的植被焚烧干净,从而得到一块空地用于耕作,植物燃烧的灰烬还可以作为天然肥料。
材料二:2013年06月23日,印尼农民“烧芭”引发雾霾,给邻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带来了一场“雾霾噩梦”。读印尼苏门答腊岛烟雾扩散示意图。

(1)据图描述印尼苏门答腊岛烟雾扩散方向并阐释其形成原因。
(2)说明“烧芭”行为对图示区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1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2 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1表示的是__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⑦表示__________带。
(2)材料2中A、B、C、D四地气候中,由材料1中的⑥带常年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地,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
(3)材料2中H地与A、B、C、D四地中__________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材料1中__________或__________控制(填数字)。导致H处气候类型直达海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4)材料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__________弯曲,其原因主要是受__________的影响。
(5)比较我国东南部地区与材料2中G地气候特点差别较大的形成原因
| 我国东南部 | G地 |
海陆位置 | | |
大气环流 | | |
(6)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材料2中E、F所反映地理事物的对错: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⑥ | B.①④⑤⑥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④⑤ |

【小题1】纳马夸兰的湿季主要受
A.季风影响 | B.西风带影响 |
C.低压控制 | D.信风带影响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
B.离岸风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材料一 帝王蝶产自北美洲,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南部冷杉林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桉树林。每年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距离约上万公里,没有一只帝王蝶可以全程参与这样一个漫长迁徙的全过程,迁徙途中,死去的老蝶会被第二、三或四代新生蝶代替,而这些新生蝶仍能按照正确的迁徙路线到达目的地。

材料二 下面上图为帝王蝶在北美地区迁徙路线图,下图为北美帝王蝶迁徙途中两城市气候资料。

(1)比较洛杉矶和墨西哥城两城市夏季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加拿大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沿途飞越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________和高山植物区,这种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近年来,西哥南部冷杉林栖息地的帝王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帝王蝶沿东线北上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帝王蝶进食与繁殖离不开马利筋(原产地于西印度群岛的一种植物),美国政府也一直在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加大马利筋的种植力度,为帝王蝶创造优越的迁徙环境。据此推断马利筋的生长习性。______________.

(1)金沙江谷地为干热河谷,从地形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分析西昌有小“春城”之称的原因。
(3)图中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多以航空运输为主,简述其原因。
(4)近年来图示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简述其对该区域河流的影响。

【小题1】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①⑤⑥ | D.④⑤⑥ |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
特内里费岛(如下图)靠近非洲西北海岸,面积2000平方公里,于149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至今仍为西班牙的海外飞地。这里夏半年气候凉爽,岛屿南部较北部干燥。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将其开发成为世界旅游胜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十五世纪,西班牙出兵占领该岛是因为其( )
A.优越的地理位置 | B.丰富的旅游资源 |
C.冬暖夏凉的气候 | D.丰富的矿产资源 |
A.高气压带控制 | B.纬度位置影响 |
C.寒流影响 | D.盛行西风影响 |
A.纬度 | B.信风 |
C.地形 | D.洋流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