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风速减缓。


材料二 图甲为某海岸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图乙为某日海陆气温变化示意图。

(1)根据大气水平运动可以推断,图中ab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cd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从而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列是
(2)图乙中M、N曲线分别代表的是  (填海洋/陆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3)若ab间风速减缓,则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风速的减小还会导致风力的侵蚀作用  (增强或减弱)。
(4)画出图甲中海陆间热力环流。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B.
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的甲、乙两地中,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
(2)在图2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假若图2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地。
(4)图1中A地为________压中心(高或低),此时西安的风向应为________。
(5)图1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冷热差异
C.同一等压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存在差异
【小题2】图中H、G、F、E处,气压最高的是(  )
A.HB.G
C.FD.E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1为环流模式图,图2位气压带风带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丙丁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
(2)若图1表示海陆风,请画出此时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等压面。
(3)若图1为北半球中纬环流,则乙表示_______,③的风向为_______。
(4)若图1代表季风环流示意图,且甲为亚欧大陆,此时南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成因为_______。
(5)据图2,指出多雨带有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2)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4)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它曾因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与图示布拉风形成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BB.乙——A
C.丙——DD.丁——C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对于“晚上到海边吹风,吹的风是海风还是陆风”产生了争执,为了证明各自的结论,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他们用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开展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活动,下图是探究活动实验结果示意图。


(1)由探究活动结果推断:夜晚,陆地降温较_____(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______(填“低”或“高”);海洋降温_________(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_________(填“低”或“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夜晚吹的是_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2)同学们在海陆风研究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放大。进一步探究了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季风环流,从而推测出:夏季海边吹_________,冬季海边吹___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某日气温随空间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时间分布看:T1、T2、T3依次表示8:00、10:00、12:00
B.从空间分布看:①②③依次表示城市、乡村、城市
C.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看:①地流向②地,②地流向③地
D.从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看:①③地气流上升,②地气流下降
【小题2】关于图中所示三个时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T1时刻:①与②气温差异最大
B.T1时刻:②与③气压差异最大
C.T3时刻: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热力环流更强盛
D.T3时刻:最易出现逆温现象,空气质量最差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据此分析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