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ZAA)。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小题2】推测乙监测点地表景观可能为
A.沼泽草甸B.森林C.草原D.荒漠
【小题3】研究表明ZAA与多种因素有关,甲、乙两观测点ZAA相差较大,其影响因素中最弱的是
A.土层质地B.地形地势C.土层含水率D.植被覆盖率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与湿度变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校今年有教师到新疆支教,那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 (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 )
A.大气辐射不同B.太阳辐射不同
C.地面辐射不同D.大气逆辐射不同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②增强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弱
【小题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时,主要和图示哪个环节有关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大气能对地表产生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将其传给地面
B.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将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三幅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①②③三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Ⅰ、Ⅱ、Ⅲ层中,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层,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 层 。
(2)图乙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     B C 。相对于A来说,B为  (长波/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C将会  (增强/减弱)。
(3)图丙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而立 (迎风或者背风)。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图甲为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雾霾天气时,图乙中的(  )
A.① 减弱B.② 减弱
C.③ 增强D.⑤ 增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顶部
【小题3】关于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B.大气主要成分是臭氧
C.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D.大气运动稳定,适合飞机飞行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