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右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ZAA)。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小题2】推测乙监测点地表景观可能为
A.沼泽草甸
B.森林
C.草原
D.荒漠
【小题3】研究表明ZAA与多种因素有关,甲、乙两观测点ZAA相差较大,其影响因素中最弱的是
A.土层质地
B.地形地势
C.土层含水率
D.植被覆盖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9 10:0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常见北方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所种的庄稼遗受霜冻危害。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辐射主要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D.c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减弱b辐射
C.增强。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同类题2
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同类题3
如图中,哪种情况下夜晚气温最高( )
A.
B.
C.
D.
同类题4
2017年12月某日早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古城扬州在大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天宫”,气温上升缓慢,一直持续到10时左右。下图示意扬州地区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雾说明,扬州近地面
A.风力较大
B.对流强烈
C.垂直温差小
D.空气湿度小
【小题2】大雾导致扬州气温上升缓慢的原因之一是
A.①强
B.②弱
C.③强
D.④弱
同类题5
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③
C.④
D.⑤
【小题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⑤增强
【小题3】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较小
C.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小题4】从自然因素考虑,出现雾霾天气最有可能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控制(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