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
【小题2】当丁作用较强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小题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早晨出现霜冻 | B.早晨浓雾弥漫 |
C.昼夜温差较小 | D.大气透明度高 |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 B.②⑦ | C.③⑧ | D.④⑥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
下列表述中,正确反应大气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是
A.平流层中臭氧吸收长波辐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B.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短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
C.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 |
D.位于平流层中部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至关重要 |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
【小题2】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朱开山一家在夜晚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小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增强①辐射 | B.减少③辐射 |
C.增强④辐射 | D.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
我国北方某“玻璃阳光房”晴天时室内比室外气温高10~20℃,主要原因是“玻璃阳光房”


A.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
B.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D.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
2018年11月24-26日,受当地污染累积及周边地区污染扩散的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晴朗天气相比,雾霾天气的气温( )
A.白天较低,夜晚较高。昼夜温差小 |
B.白天较高,夜晚较低,昼夜温差大 |
C.白天较高,夜晚较高,昼夜温差小 |
D.白天较低,夜晚较低,昼夜温差大 |
A.①减弱 | B.②减弱 | C.③加强 | D.④加强 |
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
B.集中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
C.完善清洁能源合作机制 |
D.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活动 |
我国有多个省级行政中心位于北纬 30°附近。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归纳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拉萨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差异很大,从地势的角度分析拉萨夏季气温偏低的原因。
(2)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分析两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大的原因。
(3)比较拉萨和杭州所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任答三点)


(1)归纳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拉萨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差异很大,从地势的角度分析拉萨夏季气温偏低的原因。
(2)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分析两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大的原因。
(3)比较拉萨和杭州所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任答三点)
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能够
A.吸收并放射短波辐射 | B.吸收短波辐射放射长波辐射 |
C.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 D.吸收长波辐射放射短波辐射 |
图1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图2为我国湖北其地冬季大棚蔬菜生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棚,分析舰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该地农民用大棚种蔬菜,原理是大棚能够

【小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棚,分析舰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a少 | B.冬季b少 |
C.夏季d多 | D.夏季c多 |
A.阻碍太阳辐射 |
B.增加地面辐射 |
C.增加太阳辐射 |
D.增加大气逆辐射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雪,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容易消,但在一45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既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温度越低)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