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表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
【小题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小题1】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②和④ |
A.②增强,③减弱 | B.②减弱,③增强 |
C.③增强,④减弱 | D.②减弱,④增强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性质划分,太阳辐射属于_______(长、短)波辐射;四川盆地内年太阳辐射较为缺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单选)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是_______辐射;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有关。
(3)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更高。这一现象是由于多云的夜晚,大气_______辐射较强;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有关。
(4)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_________(高、低)。
(5)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图中乙______,丙_____ 。(填增加或者减少)

(1)按性质划分,太阳辐射属于_______(长、短)波辐射;四川盆地内年太阳辐射较为缺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单选)
A.人口众多 | B.湿润、多云雾 | C.海拔高 | D.地势平坦 |
(3)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更高。这一现象是由于多云的夜晚,大气_______辐射较强;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有关。
(4)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_________(高、低)。
(5)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图中乙______,丙_____ 。(填增加或者减少)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小题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A.太阳辐射有差异 | B.箱底辐射有差异 |
C.箱内空气吸热有差异 | D.箱内空气辐射有差异 |
材料一 察隅农场地处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县境内,热量充沛、湿润多雨、日照充足,适合种植各类经济作物,是西藏自治区生产各类经济作物的主要农林区之一。近年来,有多位农业专家进驻该农场,旨在打造藏南地区现代化的农牧业中心。他们有一个设想是采用“地膜铺地、锡纸包果(锡纸包裹果实上半部)”的方式进行高端水果种植。
材料二 图甲中国藏南地区略图;图乙雅鲁藏布江某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下列有关农业专家旨在打造藏南地区现代化的农牧业中心,生产高端水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依据材料,关于两日内雅鲁藏布江流量的变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材料二 图甲中国藏南地区略图;图乙雅鲁藏布江某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下列有关农业专家旨在打造藏南地区现代化的农牧业中心,生产高端水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果体饱满 |
B.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植物夜晚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积累 |
C.本地区可利用公路、河流等交通运输方式把农产品快速运输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出口印度、孟加拉国等地销售 |
D.地膜铺地对光照有反射作用,有利于果实下部接受更多光照,而锡纸包住果实上部,有利于减少紫外线的灼伤,可以使果实色彩均匀 |
A.流量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
B.第一天为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流量波动小 |
C.受气温日变化影响,融雪量呈波动变化,河流流量呈波动变化 |
D.图中每天午后2:00左右出现流量最大值,正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候 |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下表为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广州相比,拉萨
【小题2】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3】“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小题4】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
【小题5】北方深秋的夜晚往往用燃烧柴草防御霜冻,这种做法有助于

地点 | 地理坐标 | 海拔(m) | 年日照时数(h) | 年太阳总辐射量(百万焦耳/米2·年) |
拉萨 | 29°36′N ,91°06′E | 3650 | 3007.7 | 7339 |
广州 | 23°06′N,113°15′E | 11 | 1906.0 | 4711 |
【小题1】与广州相比,拉萨
A.①较大 | B.②较大 | C.③较大 | D.④较大 |
A.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 B.旅游业发达,大气污染小 |
C.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 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减弱 | B.②增强 | C.③增强 | D.④减弱 |
A.削弱①辐射,减少对农作物伤害 | B.增强②作用,提高近地面大气温度 |
C.减少③辐射,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 D.增强④辐射,减少冻害 |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
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③④⑥ | D.②⑤⑥ |
图中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必定气温很低 ②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 ④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
①雨后的夜晚必定气温很低 ②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 ④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7年11月15日,滁新高速安徽颍上段发生多点多车追尾,部分车辆起火,70多辆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故原因为早上突发团雾天气,能见度低于百米(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团雾指的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影响,形成的小范围浓雾,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非常容易影响驾驶人视线,下图为昆明至贵阳公路某路段团雾发生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小题1】推测该路段团雾多发的季节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路段团雾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②水汽充足
③晴天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小
④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微粒多

【小题1】推测该路段团雾多发的季节是
A.春夏 | B.夏秋 | C.秋冬 | D.冬春 |
①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②水汽充足
③晴天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小
④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微粒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