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D.改变地面的辐射方向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不同的环境或状态下,图中箭头所代表的太阳辐射转换过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阴雨天气,a被大气削弱多
B.湖泊湿地.b能传递给大气的能量减少
C.CO2增多,c 补偿地面热量减少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小题2】下图中北方地区冬季易形成霜冻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造烟雾可以使晚秋夜间免于霜冻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面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aB.bC.cD.d
【小题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aB.bC.cD.d
【小题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
A.阴天的夜晚B.多云的白天C.晴朗的白天D.晴朗的夜晚
【小题2】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
【小题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3】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B.大气削弱作用C.地面反射D.地面削弱作用
【小题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B.⑤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小题4】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②强,④弱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三种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②、③、④。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A作用、B 作用和散射作用。
(3)近地面大气直接的、主要的能量是(填序号)。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
(4)与阴雨天相比,晴天昼夜温差(大或小),解释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b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D.a天气与b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