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可简要描述如下:(1)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2)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3)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实验的模拟图如下。请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B.无明显变化C.丙升温快于丁D.丙升温慢于丁
【小题2】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小题3】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与初始状态一致B.P丙=P丁
C.P丙>P丁D.P丙<P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18年1月3日夜间至4日江苏省最大积雪深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的中心位置可能位于
A.盐城附近B.连云港附近C.苏州附近D.南通附近
【小题2】此次降雪期间,南京市
A.白昼变短B.空气质量下降C.日出东北D.气压升高
【小题3】为防止路面积雪及结冰,江苏省各降雪城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重物碾压促进融化B.喷洒热水加速融雪
C.人工堆放在绿化带D.利用城市热岛效应融雪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共青团中央,每年冬季都要下文组织广大中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材料二   如图:


   
(1)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那么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
(2)若甲图表示的大气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则该层是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甲图表示的大气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则该层是_______________;若人类活动导致其成分增加或减少,则该层可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根据乙图简要分析逆温层变化的规律。
(4)根据材料二分析,居住在我国北方某重工业城市的学生在清晨跑步是否科学?请分析原因,并说明在什么时候跑步最适宜。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图中所示是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比例,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下列对于各字母代表的成分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一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一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一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D.B一氮气,吸 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小题2】下列有关各大气成分的作用,错误的是(  )
A.臭氧尽管含量少,但却能够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C.干洁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这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D.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____________。
(2)分层:
名称
特点
A
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空气的________运动十分显著
B
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____,空气的_____以运动为主
C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定
 
(3)与人类的关系: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天气现象的发生地;B层:大气___________,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C层:电离层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层中有___________层。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2)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旗云”多在(  )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
【小题2】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D.下倾,不易登山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十分喜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
【小题2】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D.晴朗而无风的夜晚
【小题3】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闽南地区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宁夏平原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杭州2011年12月18—19日的日最高气温变化图(地方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曲线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气温日变化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和地面辐射的变化
B.18日与19日两日的最高气温相差1.2℃
C.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
D.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变化造成的
【小题2】19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A.20.1℃B.大于20.1℃
C.小于20.1℃D.18.9℃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19日14时前后为多云天气B.该日武汉的昼长约为12小时
C.武汉正处于冷空气过境D.冷空气到达武汉约在19日16时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⑤增加B.地面出现积雪,会导致③在晴天减少
C.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导致④增加D.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减少
【小题2】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有“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之说,下列有关“寒露”节气“露珠寒冷”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白天②强,夜晚③弱B.白天④强,夜晚⑤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④②强D.白天①弱,夜晚⑤弱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