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指出材料一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哪一条,并分析理由。
(2)指出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哪幅图,并分析其原因。

(3)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逆温现象,试分析原因。
(4)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为江门市2016年1月4~6日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江门市2016年1月4~6日的天气状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月6日平均气温最高
B.1月6日昼夜温差最大
C.1月4日最易出现霜冻
D.1月5日恰逢暖锋过境
【小题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①环节少  ②环节多
③环节多  ④环节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B.Q3、Q4、Q2、Q1
C.Q3、Q1、Q2、Q4D.Q2、Q3、Q1、Q4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得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D.甲地、丁地
【小题2】造成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空多云     
②降雨天气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下图为1960~2012年西安市逐月最大连续不降水日数与雾霾出现次数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10月份最大连续不降水日数较少而雾霾出现次数迅速增多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大规模燃烧秸秆B.连续阴雨天气
C.气温下降明显D.西北风势力强
【小题2】12月份出现雾霾次数最大值的原因是(  )
A.对流层大气运动强烈
B.大面积燃煤取暖
C.交通工具出行频次高
D.城市热岛效应强
【小题3】西安市为减少年雾霾天气出现次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部关停重度污染企业
B.禁止私家车的使用
C.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D.鼓励分散供暖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纬度可能位于
A.0°-30°B.30°-40°
C.40°-60°D.60°-90°
【小题2】②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流作用增强
B.太阳辐射增多
C.底层气压升高
D.污染气体集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李白在《塞下曲》中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和诗中描述的现象有关的是
A.大气吸收的①辐射少B.地面吸收的①辐射少
C.地面吸收的④辐射少D.大气吸收的⑤辐射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双选)(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当前题号:9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①地海拔高于②地3 000米,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A.两者均增大
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小题2】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A.A1>A2B.B1>B2
C.C1<C2D.D1>D2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