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气热量的,以下四项所示正确的是(→表示短波辐射,~→表示长波辐射)
A.太阳→大气
B.太阳→地面~→大气
C.
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地区气压相关天气系统分布图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________(1月或7月)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________风。
(2)甲、乙、丙、丁四处中,当前可能出现逆温现象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提示: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3)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下降到1015hpa,由此判断,这段时间北京市的风向和风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A.④B.③C.②D.①
【小题3】图中所示大气气温除④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3分)
(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3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5)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    。(1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上右图)。
(4)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升高B.降低C.先高后低D.不确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类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其位于地球大气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各层均有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6分)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层(填字母),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电离层位于_____层(填字母),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2)B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使该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对流不明显,以_______________运动为主,天气晴朗稳定,利于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图中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察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     
(2)阴天的白天气温比晴天的白天气温 ,这是由于
(3)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天的夜里?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