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2)A、B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
(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 风。

(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2)A、B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
(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 风。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牡丹江市的积温值高于海拉尔市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哈尔滨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什么。(4分)
(3)哈尔滨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7分)

(1)牡丹江市的积温值高于海拉尔市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哈尔滨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什么。(4分)
(3)哈尔滨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7分)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小题2】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极地大陆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内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小题4】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T的范围为()(单位:℃)

【小题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15℃或-25℃ | B.-25℃或-35℃ |
C.-35℃或-15℃ | D.-35℃或-45℃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太阳辐射 |
A.2~3月 | B.5~6月 |
C.11~12月 | D.8~9月 |
A.30<T<50 | B.40<T<60 |
C.50<T<60 | D.50<T<70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 ____。
(2)图中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属于脊线的是 ,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 ,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 _天气。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 ____。
(2)图中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属于脊线的是 ,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 ,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 _天气。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气温曲线、降水柱状)。读图完成问题。(14分)

(1)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析其原因。(2分)
(2)比较甲、丁两处河段的流量差异,并简析其原因。(6分)
(3)比较甲、乙两河段的水系特证差异,并指出其影响因素。(6分)

(1)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析其原因。(2分)
(2)比较甲、丁两处河段的流量差异,并简析其原因。(6分)
(3)比较甲、乙两河段的水系特证差异,并指出其影响因素。(6分)
(15分)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4分)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6分)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4分)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6分)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
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
B.水汽和尘埃多,阴雨天气多 |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 |
下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小题2】该锋面为()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北半球冷锋 | B.北半球暖锋 |
C.南半球冷锋 | D.南半球暖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广西防城港三次登陆中国,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广东、广西最强台风。受台风“威马逊”及其残留云系影响,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云南省(自治区)154个县(市、区)已有超过1100万人受灾,62人死亡,21人失踪。与此同时,8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6.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直接经济损失384.8亿元,灾区电力、供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材料二 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威马逊”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7月17日,海南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威马逊”的中心位于海南省( )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此时图中②地吹 风,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试简述其原因。(4分)
(4)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5)若图中①③两地纬度相近,同处高纬度,且都为冬季,则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3分)
材料一 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广西防城港三次登陆中国,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广东、广西最强台风。受台风“威马逊”及其残留云系影响,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云南省(自治区)154个县(市、区)已有超过1100万人受灾,62人死亡,21人失踪。与此同时,8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6.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直接经济损失384.8亿元,灾区电力、供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材料二 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威马逊”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7月17日,海南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威马逊”的中心位于海南省( )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此时图中②地吹 风,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试简述其原因。(4分)
(4)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5)若图中①③两地纬度相近,同处高纬度,且都为冬季,则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3分)
下图是由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1年1月19日—22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小题2】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A.冷锋过境后,天气转阴,气压降低 |
B.台风与冷锋活动有关 |
C.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
D.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