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图,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那么B是____(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形成原因是______原因,②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气候是终年盛行②形成的。
(2)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C处是南亚大陆,那么图中所示的是___季,②的风向为____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北或南)移,简述该季风②风的成因。
(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②的风向为______季风。此季节_______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_____(高压,低压)切断,使该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图,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那么B是____(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形成原因是______原因,②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气候是终年盛行②形成的。
(2)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C处是南亚大陆,那么图中所示的是___季,②的风向为____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北或南)移,简述该季风②风的成因。
(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②的风向为______季风。此季节_______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_____(高压,低压)切断,使该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序号是 。
(2)图中序号(数字)表示气压最高的是 。表示气压最低是 。
(3)A、B两地受热的是 ,空气 ,冷却的是 B ,空气 ,并用箭头“→”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空气图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说明判断依据是 。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序号是 。
(2)图中序号(数字)表示气压最高的是 。表示气压最低是 。
(3)A、B两地受热的是 ,空气 ,冷却的是 B ,空气 ,并用箭头“→”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空气图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说明判断依据是 。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 B.8月 |
C.4月 | D.12月 |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关于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气压较低 | B.甲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 C.乙处为上升气流 | D.乙处气温较低 |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H的数值应为( )
【小题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 )

【小题1】H的数值应为( )
A.40 | B.60 |
C.125 | D.134 |
A.A的数值 | B.B的数值 |
C.I的数值 | D.G的数值 |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材料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2)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材料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2)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读图回答下题。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上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上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