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小题2】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D.地球公转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 年9月2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三十号 01 组卫星发射升空。读地球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时的温度变化,与图中曲线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可能对航天通讯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风和黑子B.日珥和耀斑
C.太阳风和耀斑D.日珥和黑子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观测北京在炎热夏季,绿化状况好的地区的气温比没有绿化的地区气温低3℃~5℃。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绿地的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
B.绿地的园林植物的保温作用弱
C.绿地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损失部分地面辐射
D.绿地的园林植物吸收大气逆辐射弱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部的M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低C.海拔高D.晴天少
【小题2】太阳总辐射量N地大于P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高C.降水多D.晴天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

标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图。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如果在甲地建设化工厂是否合理?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城市和郊区、陆地和海洋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当前题号:7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是:
A.吸收太阳辐射B.臭氧的吸收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高空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当前题号:9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2)一段时间后,a、b、c、d四处中,气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3)由此实验得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