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逆辐射 | D.大气辐射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回答题。

【小题1】沿左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右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3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沿左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右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3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
C.A、D均吹偏北风 | D.A、D均吹偏南风 |
城市化给市区带来“热岛效应”。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受下垫面因素和人为热因素的制约(城市下垫面整体反射率小于郊区)。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还和风速、云量等天气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思考: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和下表(上海市某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平均云量表)推断上海城郊差最大的时段是( )


A.春末初夏 | B.盛夏时节 | C.秋末冬初 | D.冬末春初 |
下图表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在高空分布的海拔高度(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压或气流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①、②两地对应的近地面气温及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压或气流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地中,②地的气压值最低 | B.③地吹东北风 |
C.③地吹东南风 | D.三地的气压值都相等 |
A.①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B.①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 |
C.②地的近地面气温较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D.②地的近地面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 )
A.气温高低取决于①的多少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 |
C.下垫面不同,对③的增减没有影响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最有可能表达的是( )
【小题2】甲、乙两处数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最低数值出现的原因是 ( )

【小题1】图中曲线最有可能表达的是( )
A.气温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分布 | B.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 |
C.全球大洋盐度分布 | D.全球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 |
A.径流量流入的不同 | B.降雨量的不同 |
C.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 D.海陆面积的不同 |
A.海洋面积广大 | B.云量少 |
C.河流水量丰富 | D.太阳高度角大而变化小 |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A.①地连绵阴雨 | B.②地风速大于③地 |
C.③地为阴雨天气 | D.④地为偏南风 |
A.我国东南沿海正受台风影响 | B.塔里木河正处枯水季节 |
C.南极科考队正在繁忙工作中 |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位置 |
A.甲为集水线,乙为分水岭 | B.①与④地可通视 |
C.乙地有河流,且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 D.①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④地 |
下图中图Ⅰ为某半球P地位置示意图,图Ⅱ为P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Ⅲ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P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时间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 B.04:00-07:00 |
C.07:00-10:00 | D.13:00-16:00 |
叶面积指数指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水能资源、年太阳福射量、地势高低以及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代表水能资源的是
【小题2】造成M地叶面积指数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题1】图中曲线代表水能资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 B.距海远,降水少 |
C.盆地地形,热量充足 | D.云量少,光照强 |